初春山寺客游稀,散帙开襟暂息机。
一杖探梅因月上,五更斸笋带云归。
墓田丙舍空书帖,蕙纫荷纕未授衣。
久溷缁尘缘底事,行吟又见柳花飞。
初春山寺客游稀,散帙开襟暂息机。
一杖探梅因月上,五更斸笋带云归。
墓田丙舍空书帖,蕙纫荷纕未授衣。
久溷缁尘缘底事,行吟又见柳花飞。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山寺中的宁静与诗人闲适的生活。"初春山寺客游稀"写出了游客稀少,寺庙静谧的环境,反映出淡泊清幽的氛围。"散帙开襟暂息机"则表现诗人放下俗务,打开书卷,放松心情。
"一杖探梅因月上,五更斸笋带云归"两句通过描绘夜晚持杖寻访梅花和黎明时分在云雾中挖笋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闲适情趣。
"墓田丙舍空书帖,蕙纫荷纕未授衣"暗示诗人可能曾有过乡村生活,对田野劳作和朴素生活的怀念。"久溷缁尘缘底事"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远离尘世的向往。
最后,"行吟又见柳花飞"以春天柳絮飘飞的景象收尾,既点明了时令,也寓含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当下生活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清新,富有画面感,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
一片灵机,三生慧业,竹炉烟袅微茫。
柳外残红数点,飞上禅床。
大好文章经济,多半寄、茶韵花香。
放衙早,避它热恼,乐此清凉。
江乡太湖飘渺,喜官还似佛,鬓为民苍。
更手植、夭桃万树,管领春光。
燕寝风恬昼静,蒲团坐、心孕清香。
听松下,沸泉细谱宫商。
昔闻生别离,不闻死别离。
无论生与死,我独身当之。
北风吹枯桑,日夜为我悲。
上视沧浪天,下无黄口儿。
人生不如死,父母泣相持。
黄鸟各东西,秋草亦参差。
予生何所为,予死何所辞?
白日有如此,我心当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