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生别离,不闻死别离。
无论生与死,我独身当之。
北风吹枯桑,日夜为我悲。
上视沧浪天,下无黄口儿。
人生不如死,父母泣相持。
黄鸟各东西,秋草亦参差。
予生何所为,予死何所辞?
白日有如此,我心当自知。
昔闻生别离,不闻死别离。
无论生与死,我独身当之。
北风吹枯桑,日夜为我悲。
上视沧浪天,下无黄口儿。
人生不如死,父母泣相持。
黄鸟各东西,秋草亦参差。
予生何所为,予死何所辞?
白日有如此,我心当自知。
这首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死别离》是方维仪所作,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离别的独特见解和内心感受。诗中,诗人首先强调了他早年只听过生离之痛,未曾经历死别,但此刻却独自面对生死之事。北风象征着无情的自然,它吹过枯桑,昼夜悲鸣,仿佛在为诗人的命运哀叹。
诗人抬头望向苍茫的天空,低头又看到自己的孩子尚小,无法理解生死的沉重。他感叹人生的无常和不如意,连父母也为他的遭遇而泣不成声。黄鸟分飞,秋草凋零,这些景象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最后,诗人质问自己活着的意义和死去的解脱,他认为即使在白日阳光之下,也应由自己内心去领悟生死的真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死离别时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寻春曾踏姑苏市,万紫千红满花肆。
何处更誇婪尾春,鼠姑鹿韭无名字。
今年牡丹当昼开,三百六十红楼台。
酿花滤酒年年熟,叩户游人日日来。
牡丹开尽春零落,闻道君家好红药。
也须扶杖走一看,东风病我春游脚。
鹧鸪一啼行奈何,美人共笑跛前却。
园丁跣足摇仓琅,数朵妖姿分绰约。
正逢佳客得尽欢,不使名花供独酌。
老去浑忘溱洧游,恐君相赠犹相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