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高亭》
《三高亭》全文
宋 / 罗与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灼灼曾晖渐欲西,长桥弭棹倚栏时。

湖光渺漭浮寒鉴,山色依稀抹黛眉。

一舸功成非本志,三秋归思亦何迟。

始终唯有天随子,笑却旌招理钓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āngāotíng
sòng / luózhī

zhuózhuócénghuījiàn西chángqiáozhàolánshí

guāngmiǎomǎnghánjiànshāndàiméi

gōngchéngfēiběnzhìsānqiūguīchí

shǐzhōngwéiyǒutiānsuíxiàoquèjīngzhāodiào

注释
灼灼:形容阳光鲜明。
晖:阳光。
弭棹:停止划桨。
寒鉴:寒冷的水面,如同镜子。
黛眉:青黑色,比喻山色。
本志:本来的志向。
旌招:旗帜招引。
理钓丝:整理钓鱼的线。
翻译
明亮的阳光逐渐西斜,我停船在长桥,倚着栏杆欣赏。
湖面广阔,寒光闪烁,山色朦胧如黛眉轻抹。
虽然一叶扁舟成功,但这并非我初衷,秋天的归乡之情为何如此漫长。
始终只有天随子,他笑着拒绝了旌旗的招引,只愿持竿垂钓。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日落时分,诗人罗与之在长桥上乘舟倚栏,欣赏湖光山色的景象。"灼灼曾晖渐欲西"写出了夕阳余晖逐渐西沉的壮丽景色,"长桥弭棹倚栏时"则展现了诗人悠闲的时刻。接下来的"湖光渺漭浮寒鉴,山色依稀抹黛眉"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湖面比作寒镜,山色如黛眉轻描,形象地表现出湖光山色的宁静而朦胧。

诗人感慨"一舸功成非本志",暗示了他并非追求功名利禄之人,而"三秋归思亦何迟"表达了他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最后,诗人以"始终唯有天随子,笑却旌招理钓丝"收尾,表明自己更愿意像隐士"天随子"那样,笑对世俗的诱惑,享受垂钓的生活,体现出诗人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深沉,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和理想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罗与之
朝代:宋

罗与之,字与甫,螺川(今江西吉安县)人。曾应进士举不第(本集卷一《下第西归》),遂弃去,浪迹江湖间。其诗为刘克庄称赏。有《雪坡小稿》二卷。 罗与之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雪坡小稿》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小集》本(简称江湖集)、顾氏读书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并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
猜你喜欢

古歌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

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0)

巡捕官厅联

得月快争先,共仰楼台近水;

望风齐向上,欣看冠佩如云。

(0)

挽汤鹏联

著书成二十万言,才未尽也;

得谤遍九州四海,名亦随之。

(0)

锦葵

蜀机减样织连钱,翻入花丛遍两川。

捧日微忱心更小,朝阳正色照无偏。

寸阴一过金茎侧,片缬初裁紫佩悬。

身是锦官非学制,园夫红女自婵娟。

(0)

溪山落木图

溪山落木正萧萧,野客寻诗破寂寥。

一路夕阳秋色里,不知吟到段家桥。

(0)

不如意

朝亦不如意,暮亦不如意。

今日只如此,来日复何异。

一欢强欲谋,百忧已先至。

乃至尘网苦,动辄心万计。

高轩与华冕,傥来亦如寄。

规规必欲求,愈劳终不遂。善哉荣?期,自宽以遣累。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