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月快争先,共仰楼台近水;
望风齐向上,欣看冠佩如云。
得月快争先,共仰楼台近水;
望风齐向上,欣看冠佩如云。
此联描绘了月光与风的美好景象,以及人们在月光下聚集的热闹场景。上联“得月快争先,共仰楼台近水”中,“得月”二字巧妙地将月亮与获得、享受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月光的喜爱与追求。“快争先”则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欣赏月色时的急切心情,而“共仰楼台近水”则描绘了一幅月下楼台倒映在水面上的美丽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不失雅致的氛围。
下联“望风齐向上,欣看冠佩如云”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通过“望风”和“冠佩如云”的描述,联想到人们在月光下抬头仰望,仿佛天空中的云朵都化作了华丽的冠佩,既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寓意着众人汇聚一堂,共享盛宴的喜悦之情。整个联语流畅自然,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的魅力,也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感。
忆长安握手萧寺,倾倒风流如许。
讲毗昙、年少重僧弥,把团扇、名齐法护。
连宵过、喜听蝉联语。濯濯见、新桐晨露。
两丸髻、对酒清歌,白玉手、谈庄挥麈。
向西山、时看爽气,却种此君同住。
洒白练、夭矫似惊龙,爱写洛神遗赋。
高舆披鹤氅,广陵路。都争识、神仙风度。
芙蓉第、纱帽隐囊,凤凰池、琼林珠树。
羡吴苑小令题诗,兰亭右军作序。
看车前、赫奕八驺来,更邓禹、笑人何处。
便插簪、散帻成高步。封禅书、诵来无误。
况庭际、蜡凤叠棋,数公才、又还如故。
《三台.用琅琊氏事,赠王阮亭三十初度,戏用辛稼轩用陆氏事,送玉山陆令体》【清·邹祗谟】忆长安握手萧寺,倾倒风流如许。讲毗昙、年少重僧弥,把团扇、名齐法护。连宵过、喜听蝉联语。濯濯见、新桐晨露。两丸髻、对酒清歌,白玉手、谈庄挥麈。向西山、时看爽气,却种此君同住。洒白练、夭矫似惊龙,爱写洛神遗赋。高舆披鹤氅,广陵路。都争识、神仙风度。芙蓉第、纱帽隐囊,凤凰池、琼林珠树。羡吴苑小令题诗,兰亭右军作序。看车前、赫奕八驺来,更邓禹、笑人何处。便插簪、散帻成高步。封禅书、诵来无误。况庭际、蜡凤叠棋,数公才、又还如故。
https://shici.929r.com/shici/hK9cDyNcmh.html
春草孤村,茅亭立、老槐如昨。
香满院、名花倾国,临风绰约。
三径才开佳客至,一樽细雨同斟酌。
叹十年、宦海历风尘,空耽搁。钟鼎业,波涛恶。
林壑里,无拘缚。趁日长体健,流连芳萼。
屋角远山青欲滴,溪边钓艇鱼新跃。
看眼前、世事谩关情,秋云薄。
一亭五羊,剩光宣朝士,重来醉倒。
城廓人民今古变,不变西山残照。
老憩南湖,壮游瀛海,少把潇湘钓。
卅年一梦,江山人物俱老。
自古司马文章,卧龙志业,无事寻烦恼。
一自庐山看月后,洞彻身心俱了。
处处沧桑,人人歌哭,我自随缘好。
江亭三叹,人间哀乐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