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脊秋逾劲,鞭根老更繁。
何堪拜吾竹,尚可友溪荪。
剑脊秋逾劲,鞭根老更繁。
何堪拜吾竹,尚可友溪荪。
这首元代诗人成廷圭的《题倭僧所画菖蒲小景四首(其二)》描绘了一幅细致入微的画面。"剑脊秋逾劲",以剑脊比喻菖蒲的茎干,形象地展现了其在秋季中越发挺拔坚韧的姿态,暗示了诗人对坚韧品格的赞赏。"鞭根老更繁"进一步描绘了菖蒲根部的繁密,即使岁月增长,生命力依然旺盛。
"何堪拜吾竹",诗人将菖蒲与竹子相提并论,表达出对这株植物的敬意,仿佛在向它致敬。"尚可友溪荪","溪荪"可能是菖蒲的别称,诗人以"友"字表达出与菖蒲建立深厚友谊的情感,同时也寓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赞美了菖蒲的坚韧与生机,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感悟。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