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长歌答许左史殿卿兼伤李廉宪于鳞》
《赋得长歌答许左史殿卿兼伤李廉宪于鳞》全文
明 / 谢榛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梁国仙才许长史,别来神会书千里。

书中泪渍尚盈纸,旧交为失沧溟子。

眼前勋业逐流水,百年行藏半日诔。

足踏天风超騄駬,山岗振裂叫虎兕。

要夺精华与骨髓,秋风细咀黄金蕊。

正色染心陶令是,石火铁铛煎凤嘴。

文辉灵液岂徒耳,海右茫茫联步屣。

终童请缨那可恃,伏生传经竟老死。

地胜时平磨崖纪,鹊湖清浅映芳芷。

丽人桂棹空自舣,伫立亭亭思靡靡。

不见马援南征载薏苡,存殁无言净秋水。

西署为郎谈义士,鲁连排难宁专美。

龙也楠也一梦里,欲达哀情托山鬼。

九泉有知长已矣,薄暮下帘独隐几,冥冥莫测造化理。

(0)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谢榛所作,题为《赋得长歌答许左史殿卿兼伤李廉宪于鳞》。诗中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首句“梁国仙才许长史”,开篇即点出友人之非凡才华,犹如梁国的仙才一般。接下来,“别来神会书千里”一句,道出了分别后,虽相隔千里,但心灵相通,情感依旧紧密相连。接着,诗人通过“书中泪渍尚盈纸”描绘了友人离世后,自己在书信中难以抑制的悲痛之情,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故友的深切怀念。

“眼前勋业逐流水”一句,借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功业的消逝,表达了对友人生前功绩的追忆与惋惜。紧接着,“百年行藏半日诔”则感叹了人生的短暂与逝去,将友人的逝世比作一次短暂的告别,充满了哀伤与无奈。

“足踏天风超騄駬,山岗振裂叫虎兕”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友人超越常人、勇往直前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精神品质的高度赞扬。接下来,“要夺精华与骨髓,秋风细咀黄金蕊”则进一步赞美了友人的才华与智慧,如同秋风细品黄金蕊般,品味其深邃与珍贵。

“正色染心陶令是,石火铁铛煎凤嘴”两句,以陶渊明的正直与坚韧,以及煎煮凤凰嘴的比喻,再次强调了友人的高尚品格与不屈精神。随后,“文辉灵液岂徒耳,海右茫茫联步屣”则表达了对友人文学成就的敬仰,以及对其足迹遍及四方的感慨。

最后,“终童请缨那可恃,伏生传经竟老死”两句,通过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以及对其一生致力于学问传承的敬佩。全诗在“地胜时平磨崖纪,鹊湖清浅映芳芷”中收尾,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缅怀之情。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友人的深情回忆与感慨,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谢榛

谢榛
朝代:明   字:茂秦   号:四溟山人   籍贯:脱屣山   生辰:1495~1575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
猜你喜欢

夜宿彭蠡门

万木一时暝,众峰倦无声。

惟馀满湖月,半夜向山明。

(0)

湖口书怀寄辅昙上人

自怜头白远栖栖,访旧沿洄楚水西。

忆别正看杨柳长,爱行那听鹧鸪啼。

心从章贡诸滩下,手待匡庐五老携。

谁似辅公年未艾,高高茅屋绝攀跻。

(0)

答江右宗赤霞孝廉

海滨有遗民,躬耕事陇亩。

田芜少取获,不能自糊口。

卖药出城市,少藉升与斗。

高堂老母在,廿年失中臼。

家贫难续娶,松窗自孤守。

迂疏难谐世,又不善奔走。

懒堕既无匹,且复贪杯酒。

著书十万言,只堪覆瓿缶。

里邻重富贵,诟贱交相丑。

窘辱至非情,问汝颜何厚。

答言顺吾天,任柳生左肘。

毁誉何足据,自反应无有。

己未花朝节,有客把门扣。

扣门者何人,云来自江右。

邀客入草堂,扫石坐北牗。

相视两莫逆,起立忘先后。

从此无朝昏,疑义互相剖。

赠我以嘉言,欲报无琼玖。

聊自述行藏,以贻金石友。

(0)

仙石庵

仙石庵中景,游人少得知。

我来造访日,僧出笑迎时。

说偈蝉声幻,翻经鸟语奇。

天花携满袖,未许问归期。

(0)

选论策竟示渠儿

画角描眉妾妇妆,视高步阔英雄方。

随人花样随人扮,到底家常茶饭香。

(0)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六十一

秋草湖边稻未齐,蓼花汀上雁难栖。

荆榛世路行休早,恐惹寒蛩怨玉蹄。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