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晖阁前九株松,绿钗经雨何菁葱。
童童入夏覆佳荫,谡谡傍午吟清风。
唱于唱喁相前后,琴筑金石无不有。
黄鹂巧啭巴人曲,何必双柑与斗酒。
耳根净后悟忧乐,忧憎乐爱谁因托。
年来年去忧乐中,九株松自清晖阁。
清晖阁前九株松,绿钗经雨何菁葱。
童童入夏覆佳荫,谡谡傍午吟清风。
唱于唱喁相前后,琴筑金石无不有。
黄鹂巧啭巴人曲,何必双柑与斗酒。
耳根净后悟忧乐,忧憎乐爱谁因托。
年来年去忧乐中,九株松自清晖阁。
此诗描绘了清晖阁前九株苍松的生动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松树在不同时间下的美丽与生机。诗中“绿钗经雨何菁葱”一句,将松针比作绿钗,形象地描绘了雨后松树的清新翠绿,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之美。“童童入夏覆佳荫,谡谡傍午吟清风”则进一步描绘了夏季松树覆盖着一片清凉的荫蔽,以及午后微风吹过松林时的飒飒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唱于唱喁相前后,琴筑金石无不有”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松树的声音比作歌唱,与风声、琴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音乐所包围,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黄鹂巧啭巴人曲,何必双柑与斗酒”则通过黄鹂的鸣叫,引出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暗示了无需外在物质的享受,自然的美好便足以令人陶醉。
最后,“耳根净后悟忧乐,忧憎乐爱谁因托。年来年去忧乐中,九株松自清晖阁”表达了诗人通过聆听自然之声,领悟到人生的忧乐皆是相对的,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感悟。九株松树与清晖阁共同构成了一个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空间,成为诗人内心世界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建议了亡补,归来谢驰驱。
除荒城南丘,有田十亩馀。
满城车马喧,得此逃空虚。
平湖永昼静,泉声杂埙竽。
定自非偶然,供我耳目娱。
执热者谁子,来浣尘土褕。
破颜为我笑,共看云卷舒。
危机起于中,胡越生同车。
成功妙克己,八荒元一区。
收心试参此,得失竟焉如。
开缄得君诗,嗜好如我迂。
闭门君未可,出处本非疏。
泽国盛梅雨,涨潦弥两涘。
常时侵溢患,乃复到城市。
纳湖迫西闉,冲突固其理。
今年筑堤防,楗石细积累。
艰辛迄崇成,龟鱼亦欢喜。
节宣有程度,盈缩无壅底。
昨宵水没岸,民居例迁徙。
走马来问讯,屹若坚城垒。
江涛从渺茫,湖光自清泚。
小舟足游泳,新荷方薿薿。
嘉我二三客,共此风日美。
相期寂寞滨,雅意淡如水。
念言堤防功,得失乃如彼。
而况检身者,讵可忘所止。
明朝更哦诗,斯言或当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