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尘外堂》
《尘外堂》全文
宋 / 张嵲   形式: 古风

因依置屋偏,旧是栖鹄地。

杂花挟径深,竹树交柯际。

古人谋适野,放浪聊自肆。

谁识郡斋边,斯堂眇尘世。

(0)
注释
因依:因为。
置屋:建造房屋。
偏:偏远。
栖鹄地:鸿雁栖息的地方。
杂花:各种野花。
挟径深:夹道而生,深入小径。
竹树交柯:竹子和树木的枝叶交错。
际:交接处。
古人谋适野:古人向往在野外生活。
放浪:无拘无束。
聊自肆:随意享受。
郡斋:郡守官署。
斯堂:这小堂。
眇尘世:超脱尘世。
翻译
因为喜欢这里偏僻宁静,所以建屋居住,这里曾是鸿雁栖息之地。
小路两侧杂花丛生,竹林树木交错,枝叶相接。
古人追求在野外享受自然,随意生活,无拘无束。
谁知道在这郡守官署旁边,这小堂却仿佛远离尘世喧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因依置屋偏,旧是栖鹄地”两句,通过“因依”二字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顺应和融入,“栖鹄”则喻指隐逸之士,表明诗人选择了一种远离尘嚣的生活。

接着“杂花挟径深,竹树交柯际”写景中,通过“杂花”、“竹树”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丰富多彩的自然氛围。这里的“径”和“际”,不仅是路径和界限的物理意义,更有隐喻诗人生活状态的边界,即远离尘世的自在。

“古人谋适野,放浪聊自肆”两句,则通过对古人的引用,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自在、不为世俗所羁绊的情怀。“谋适野”意味着寻找心灵的归宿,“放浪”则是对自我本性的释放和享受。

最后“谁识郡斋边,斯堂眇尘世”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隐逸生活选择的自信和满足。这里的“斯堂”,即是指诗人自己的居所,而“眇尘世”则意味着超越了世俗的纷争和尘埃,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清净与宁静。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怀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

作者介绍
张嵲

张嵲
朝代:宋   字:巨山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生辰:1096—1184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猜你喜欢

闻蛩

蛩鸣东壁东,蛩鸣西壁西。

老我中间坐,远近一闻齐。

(0)

定公生焚诗

群凶白日至,梯冲舞严城。

畴能身独死,而俾城不倾。

定公出兹誓,金石开精诚。

未几来讯丑,复见沟垒清。

前言傥云食,吾将负神明。

积薪自厝火,怡然就无生。

何意金玉躯,倏忽煨烬成。

顾此无馀事,足为流俗惊。

塔庙遂翼翼,钟鼓初喤喤。

为国效死节,勖哉尔簪缨。

(0)

大年小景·其一

一川风柳绿傞傞,古木茅茨近涧阿。

汉上无人船不渡,水禽飞处夕阳多。

(0)

怀翟文中

君留越甸长怀我,我在京华几梦君。

佳句每从愁里得,远书忽向病中闻。

船来海口人争岸,兵满淮南火照云。

今日临风倍凄断,白头清泪共纷纷。

(0)

送方玉壶羽士之京师

学道武夷还上清,羽人毛骨鹤同轻。

丹留别室生虹气,啸隔空山作虎声。

剑外鬼神来叱咤,画中河岳入经营。

缑山合在飞廉馆,会见祠光彻夜明。

(0)

乙巳初度

今日吾生日,开尊向竹斋。

家人更上寿,凡事且宽怀。

学道精神淡,匡时志愿垂。

百年原土上,自有一坏埋。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