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武夷还上清,羽人毛骨鹤同轻。
丹留别室生虹气,啸隔空山作虎声。
剑外鬼神来叱咤,画中河岳入经营。
缑山合在飞廉馆,会见祠光彻夜明。
学道武夷还上清,羽人毛骨鹤同轻。
丹留别室生虹气,啸隔空山作虎声。
剑外鬼神来叱咤,画中河岳入经营。
缑山合在飞廉馆,会见祠光彻夜明。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翥为送别方玉壶羽士前往京师而作,表达了对羽士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赞美以及对其旅程的想象和祝福。首句“学道武夷还上清”描绘了羽士在武夷山修道后准备返回仙境的场景,显示出其追求高洁之道的决心。次句“羽人毛骨鹤同轻”运用比喻,形容羽士轻盈如仙鹤,暗示其身姿飘逸,心灵纯净。
第三句“丹留别室生虹气”描绘了羽士修炼的丹药所散发出的神秘光彩,象征着他的修为深厚,仙气缭绕。第四句“啸隔空山作虎声”则通过写其啸声穿透山林,如同虎啸,展现了羽士的威猛与超然。
第五句“剑外鬼神来叱咤”进一步渲染了羽士的仙力,连鬼神也为之震慑。最后一句“缑山合在飞廉馆,会见祠光彻夜明”以缑山和飞廉馆的典故,预祝羽士在京师的修行之地也能受到人们的尊崇,祠堂的光芒将彻夜长明,寓意其道行将得到广大认可。
整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对羽士的敬仰和对仙道的向往,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富有浓厚的道教色彩。
登楼把酒面孱颜,富贵功名了不关。
千古池台悲帝子,一时宾幕陋龙山。
影沈寒水雁声断,香抱秋花蝶意闲。
八郡往来聊自哂,孤云出岫尚知还。
徐侯古循吏,作牧海南边。
三载抚民夷,擒纵出拘挛。
里巷绝嗟呼,囹圄无淹延。
父老有好词,不见吏索钱。
忽闻解印绶,蛮歌惨离筵。
远控横海鲸,追蹑凌波仙。
寄语广利神,无令飓风颠。
临行一麾手,万事尽弃捐。
勿作儿女恋,咿嚘涕潺湲。
火云赤峥嵘,修途愿加鞭。
爱君气猛厉,心似铁石坚。
迥悟出世法,痛扫习气缠。
明窗净棐几,华藏了大千。
别语徒谆谆,维摩本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