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侯古循吏,作牧海南边。
三载抚民夷,擒纵出拘挛。
里巷绝嗟呼,囹圄无淹延。
父老有好词,不见吏索钱。
忽闻解印绶,蛮歌惨离筵。
远控横海鲸,追蹑凌波仙。
寄语广利神,无令飓风颠。
临行一麾手,万事尽弃捐。
勿作儿女恋,咿嚘涕潺湲。
火云赤峥嵘,修途愿加鞭。
爱君气猛厉,心似铁石坚。
迥悟出世法,痛扫习气缠。
明窗净棐几,华藏了大千。
别语徒谆谆,维摩本无言。
徐侯古循吏,作牧海南边。
三载抚民夷,擒纵出拘挛。
里巷绝嗟呼,囹圄无淹延。
父老有好词,不见吏索钱。
忽闻解印绶,蛮歌惨离筵。
远控横海鲸,追蹑凌波仙。
寄语广利神,无令飓风颠。
临行一麾手,万事尽弃捐。
勿作儿女恋,咿嚘涕潺湲。
火云赤峥嵘,修途愿加鞭。
爱君气猛厉,心似铁石坚。
迥悟出世法,痛扫习气缠。
明窗净棐几,华藏了大千。
别语徒谆谆,维摩本无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光为一位即将离开海南的官员所作的送行之作,赞美了这位官员在任期间的政绩和品德。
首先,诗人赞扬了这位官员(徐侯)作为地方长官的优秀表现,称其为“古循吏”,即古代的贤能官员。在海南边疆任职三年,他成功地安抚了当地居民,不论是汉人还是少数民族,都得到了妥善治理。通过“擒纵出拘挛”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他如何解决纠纷,使社会秩序井然。
接着,诗人描述了当地百姓对这位官员的深厚感情。里巷之间不再有叹息之声,监狱中也再无滞留之人,这表明他的治理让社会治安得到了显著改善。父老乡亲们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称赞官员不贪污,不索取百姓钱财。
然而,当得知这位官员即将卸任离开时,百姓们却陷入了悲伤之中,以歌声表达离别的哀愁。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官员离去的不舍之情。
最后,诗人以“火云赤峥嵘,修途愿加鞭”一句,比喻官员即将踏上长途跋涉的旅程,希望他能够加快脚步,尽快回到家乡。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官员品格的敬仰,认为他的性格如同铁石般坚韧,洞察世事,痛斥不良习气,并追求内心的清净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官员政绩、品德以及离别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官员的崇高评价和深厚情感,同时也蕴含了对官员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