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潇湘雪乱翻,朝来开霁玉为坤。
惟馀绿叶孤标在,不见英皇染泪痕。
万顷潇湘雪乱翻,朝来开霁玉为坤。
惟馀绿叶孤标在,不见英皇染泪痕。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雪后湘江的景象,以竹子作为主要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竹子坚韧品格的赞美。
首句“万顷潇湘雪乱翻”,以“万顷”形容湘江的广阔,以“雪乱翻”描绘雪后江面的壮观景象,雪与水交融,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翻滚跳跃,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
次句“朝来开霁玉为坤”,描述了清晨雪后天晴的情景,阳光照耀下的大地如玉般洁白无瑕,呈现出一片宁静而纯净的世界。这里将大地比作“坤”,即地母,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三句“惟馀绿叶孤标在”,转而聚焦于竹子,即使在雪后万物凋零之时,只有竹子依然挺立,绿叶点缀其间,展现出竹子不畏严寒、独立风雪的坚韧精神。
最后一句“不见英皇染泪痕”,以“英皇”比喻竹子,暗示竹子虽历经风霜,但依旧保持清高自守,不被外界环境所改变,如同英皇一般,不流露哀伤或屈服的情绪,始终保持尊严和坚强。
整首诗通过描绘雪后湘江的壮丽景色和竹子的坚韧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竹子品格的崇敬,同时也寓含了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向往。
礼书厄煨烬,掇拾无全篇。
皇明启文运,礼乐俱昭宣。
顾兹礼射文,绍述千载传。
方其未射时,烹狗献宾筵。
抗侯戒将射,弓矢钧且坚。
主人德自将,宾耦序其贤。
贤则射多中,不侮犹宜先。
堂陛别高卑,威仪见周旋。
内志既云正,外体宁或偏。
挟持须审固,破的皆应弦。
算以纪其胜,朴以绳其愆。
论艺罚斯寓,卒射乐亦悬。
繁文与末节,一一由自然。
岂惟定民志,伊欲全吾天。
祸乱何由作,家国绵万年。
大哉礼之射,吾子宜勉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