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吐彩散英英,佳气光辉照赤城。
晓起忽随孤鹜去,晚来仍逐片云行。
烨如蜀锦荣还灿,皎若炉丹色更明。
欲起高楼频眺望,悠然餐罢可长生。
晴天吐彩散英英,佳气光辉照赤城。
晓起忽随孤鹜去,晚来仍逐片云行。
烨如蜀锦荣还灿,皎若炉丹色更明。
欲起高楼频眺望,悠然餐罢可长生。
这首《霞绮》由明代诗人谷宏所作,描绘了霞光在晴空中的美丽景象。诗中以“晴天吐彩散英英”开篇,生动地展现了霞光在蓝天中绽放的绚烂色彩,如同花朵般散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佳气光辉照赤城”一句,则将霞光的光芒与山峰相映衬,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神圣与壮丽之感。
接下来,“晓起忽随孤鹜去,晚来仍逐片云行”两句,运用了动态的描写手法,描绘了霞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轨迹,仿佛它随着孤雁飞翔,追逐着云朵游走,展现了霞光与自然界的和谐共舞。这种动态的描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动感,也赋予了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烨如蜀锦荣还灿,皎若炉丹色更明”则进一步赞美了霞光的色彩之美,将其比作蜀锦的华美与炉丹的明亮,强调了霞光的光彩夺目和独特魅力。最后,“欲起高楼频眺望,悠然餐罢可长生”,表达了诗人对霞光美景的深深喜爱与向往,希望能在高楼之上,悠然自得地欣赏这美丽的霞光,甚至渴望能从中获得长生不老的启示,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霞绮》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霞光在不同时间、不同角度下的美丽与变化,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奇,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东窗日白林鸦号,居士偃卧三间茅。
有如瘦马嘶寒郊,忽惊撼屋风萧梢。
波涛万顷翻檐坳,南箕簸扬不遗力。
荒园草木遭戕贼,起视槐柳余空株。
竹枝摧折救不得,就中芳菊可痛惜。
篱边狼籍无颜色,黄花惨淡叶深黑。
直疑风伯心似铁,粗豪不惜风景裂。
秋深暂知阴用事,姑缓数日亦佳绝。
菊本后凋乃先萎,含情欲诉无由彻。
我为移植盆盎间,手汲新泉洗冻颜。
置之案侧傍砚山,呜呼菊兮托根幸在幽人屋,一任户外狂飙三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