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宫望不极,山半尚云封。
忽断岩前树,遥闻天外钟。
结亭人暂息,题柱墨犹浓。
待陟凌霄去,还愁冰雪重。
琳宫望不极,山半尚云封。
忽断岩前树,遥闻天外钟。
结亭人暂息,题柱墨犹浓。
待陟凌霄去,还愁冰雪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径山半山腰的亭子中远眺的景象。"琳宫望不极"展现出远处宫殿般的琳宫隐于云雾之中,难以穷尽其壮观。"山半尚云封"进一步强调了山势之高,云雾缭绕,仿佛被自然的屏障所遮挡。
"忽断岩前树"描绘出视线被山崖间突兀的树木打断,增加了景色的层次感。"遥闻天外钟"则通过远方传来的钟声,增添了神秘与宁静的氛围,暗示着山中的修行之地。
诗人在此小憩,"结亭人暂息",在亭子里稍作停留,"题柱墨犹浓"表达了他或许刚刚写下诗句,墨迹未干。最后两句"待陟凌霄去,还愁冰雪重"表达了诗人期待攀登更高处的决心,但又担心路途艰险,积雪重重,流露出一种坚韧与忧虑交织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径山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登高远望时的内心世界,展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志向与情怀。
闲窗漏永,月冷霜华堕。悄悄下帘幕,残灯火。
再三追往事,离魂乱,愁肠锁。无语沈吟坐。
好天好景,未省展眉则个。从前早是多成破。
何况经岁月,相抛亸。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么。
悔恨无计那。迢迢良夜,自家只恁摧挫。
昔游桃源山,先次白马渡。
渡头何清深,鸿鹄在高树。
白马亦洞天,昔人有奇遇。
洞门不可见,但闻水声怒。
瞻彼羽人宅,乃乘方船渡。
修廊夹五殿,重阁映千树。
规模象魏壮,回合绿阴护。
山椒望五溪,壶头入指顾。
故宫在其北,屋瓦带松雾。
古杉晋时物,中空野人住。
外围四十尺,内可十客聚。
我游瞿仙馆,坛上表遗步。
却下八叠坡,一亭众妙具。
两山抱澄潭,老木枝干互。
瞻前秀而迥,坐久凛难驻。
桃源独不见,僻在宫南路。
山行转深邃,狙猿纷上下。
石窦出微涓,令我意犹豫。
昔闻渔舟子,水际见洞户。
今看去溪远,定自后人误。
惆怅却归来,此游不得屡。
于今二十年,历历经行处。
《昔游诗十五首·其九》【宋·姜夔】昔游桃源山,先次白马渡。渡头何清深,鸿鹄在高树。白马亦洞天,昔人有奇遇。洞门不可见,但闻水声怒。瞻彼羽人宅,乃乘方船渡。修廊夹五殿,重阁映千树。规模象魏壮,回合绿阴护。山椒望五溪,壶头入指顾。故宫在其北,屋瓦带松雾。古杉晋时物,中空野人住。外围四十尺,内可十客聚。我游瞿仙馆,坛上表遗步。却下八叠坡,一亭众妙具。两山抱澄潭,老木枝干互。瞻前秀而迥,坐久凛难驻。桃源独不见,僻在宫南路。山行转深邃,狙猿纷上下。石窦出微涓,令我意犹豫。昔闻渔舟子,水际见洞户。今看去溪远,定自后人误。惆怅却归来,此游不得屡。于今二十年,历历经行处。
https://shici.929r.com/shici/PqEXWt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