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才暇即披书,老去无能得自如。
青简尚寻高士传,白云还似野人居。
秋风婢子晨供织,细雨儿童晚荷锄。
道不远人真可乐,何须象罔索玄珠。
焚香才暇即披书,老去无能得自如。
青简尚寻高士传,白云还似野人居。
秋风婢子晨供织,细雨儿童晚荷锄。
道不远人真可乐,何须象罔索玄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焚香静读之时,心境平和,虽年岁已高却仍保持着对学问的追求与热爱。他翻阅着古籍,仿佛在寻找着高士的智慧,与白云相伴,生活简单而自在。早晨,女仆为他准备了晨织,傍晚,孩子们帮忙耕作,生活充满了自然的节奏与和谐。诗人通过这些日常场景,表达了道不远人的哲理,认为真正的快乐在于与人和谐共处,而非追求虚幻的玄奥之物。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
折却乌藤,便寻茅屋,谁知剩水残山。
凿池种树,梅竹任萦环。
芳草閒花覆地,烟霞里、藓径柴关。
无人到,春风秋月,松菊伴幽潺。
箪瓢随分过,无荣无辱,樵路渔湾。
与林猿谷,鸟暮乐朝欢。
扫净情尘业垢,披衣坐、真息养还。
丹优游处,孤琴只鹤,霜露不凋颜。
麈湖峰下,结云松巢子,动忘昏晓。
浮世衰荣无限事,一笑浪沤萍蓼。
翠竹黄花,水声山色,此味知多少。
湛然莹彻,色空俱自明了。
天光云影徘徊,写长空色,一镜澄清沼。
春去秋来心自在,付与野情鱼鸟。
海阔江平,月明风细,清籁传音杳。
便须飞步,沧溟朗吟天表。
昨日点兵兄起别,弟代兄行气吞铁。
宝刀飒飒生阴风,直到淮河蹴冰雪。
木兰女儿代父行,弟为丈夫不代兄。
丈夫能尽骨肉情,万里之外如户庭。
兄但晏眠莫忧弟,淮流近接蛟门水。
明年五月见茶船,先寄官仓月支米。
官仓月米拜天恩,未必长为识字军。
年年射雁得兄信,胜似参商同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