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日虚亭坐,身间喜地偏。
雨余低岸柳,风定落地莲。
无事成佳日,耽书娱小年。
北窗堪一卧,高枕自悠然。
终日虚亭坐,身间喜地偏。
雨余低岸柳,风定落地莲。
无事成佳日,耽书娱小年。
北窗堪一卧,高枕自悠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汾在池亭间度过悠闲时光的情景。"终日虚亭坐",可见诗人整日在此静坐,享受着宁静的环境。"身间喜地偏",表达出他对这个偏僻之地的喜爱,仿佛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处。
"雨余低岸柳",通过雨后柳树的清新形象,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宁静,而"风定落地莲"则以莲花的姿态,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洁和淡泊。"无事成佳日",表明诗人对平淡生活的满足,没有世俗纷扰,日子过得惬意。
"耽书娱小年",诗人沉醉于阅读中,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显示出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最后,"北窗堪一卧,高枕自悠然",诗人想象自己躺在北窗下,枕着高枕,享受着这份远离尘嚣的自在与悠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体现了清代文人雅士的隐逸情怀。
我爱□君,结屋并山,友松竹梅。
有倦游孤剑,暂悬素壁,醉吟行履,时印苍苔。
得失不惊,知恬交养,浩浩胸中何壮哉。
须知道,似骅骝万里,道路方开。
相期湖上舒怀。
莫放过花枝与酒杯。
况上天已办,河东新赋,圜桥乐得,海内英才。
矍铄溪翁,据鞍一笑,画饼功名赋傥来。
长堤上,正柳花荷气,尽可追陪。
一雨霈然,六合全清,空无点埃。
喜秋容新沐,为谁媚妩,凉蟾留照,正尔徘徊。
蜡屐清游,渔蓑淡话,富贵于予何有哉。
双溪上,总旧盟鸥鹭,来往无猜。
烟霞竹石松梅。
更无数幽花陆续开。
渐黄鸡啄黍,肥堪一著,浮蛆拍瓮,美可三杯。
儿解应门,翁方索句,俗客来时莫放来。
青山好,尽从今日日,闼不妨排。
问讯柳溪,溪上柳容,胡为带埃。
叹阳春陡变,孰为披拂,赏音难遇,谁与徘徊。
好在湖山,吾容不辱,寄径垂条岂偶哉。
休摇荡,且深根宁极,免俗人猜。
何妨傍竹依梅。
待青眼春回一笑开。
尽攀丝弄叶,效颦施黛,笼鞯拂帽,藉荫传杯。
未碍飞绵,一高千丈,风力微时稳下来。
天难问,便陶门汉苑,一任安排。
举世纷纷,风靡波流,名氛利埃。
有幽人嘉遁,长年修洁,寒花作伴,竟日徘徊。
餐荐夕英,杯迎朝露,世味何如此味哉。
扬扬蝶,尽弄芳来往,我又奚猜。
双溪约玉林梅。
拟真到庄门一扣开。
奈衢山风急,勒教回驾,横塘水弱,未许浮杯。
恨结停云,神驰落月,白雪风前忽堕来。
教儿唱,侑衰翁一醉,无闷堪排。
禀气之中,具圣之和,生逢令辰。
逄三春仲月,方才破二,百年大齐,恰则平分。
立玉林深,散花庵小,中有然自在身。
诗何似,似苏州闲远,庾府清新。
青鞋布袜乌巾。
试勇往蓉溪一问津。
有心香一瓣,心声一阕,更携阿艾,同寿灵椿。
劫劫长存,生生不息,宁极深根秋又春。
聊添我,作风流二老,岁岁寻盟。
雪霁春已半,露重午方喧。
一筇拄上高绝,便觉眼前宽。
指点数家楼阁,检校一村花柳,绿水接青烟。
峦岫竞围绕,风日更清妍。
闹媒蜂,纷使蝶,菜花繁。
少年正尔行乐,谁复顾华颠。
自有此丘此坂,那得游人箫鼓,暖响出中天。
归步不妨晚,恰则月初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