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乡今得免征科,汉祖当年未足多。
父老扶藜频望幸,教儿唱得大风歌。
帝乡今得免征科,汉祖当年未足多。
父老扶藜频望幸,教儿唱得大风歌。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百姓对免除赋税政策的欢欣与期待,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反思。首句“帝乡今得免征科”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在当前时代,民众得以摆脱繁重的赋税征收,生活得以改善的喜悦之情。接着,“汉祖当年未足多”则以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刘邦为例,暗含对比之意,意指虽然刘邦开创了汉朝,但当时的赋税政策并不一定优于现在。
后两句“父老扶藜频望幸,教儿唱得大风歌”,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描述年迈的父老乡亲们手持藜杖,频繁地期盼着君主的恩泽降临,以及他们教导子孙唱起《大风歌》的情景,展现了民间对统治者政策的深厚期待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大风歌》是刘邦所作,歌词中充满了豪情壮志,此处借以表达民众对自由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英雄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朝时期社会变革背景下,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变化,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理想政治的追求与向往。
疏雨催妍,稚寒凝态,天涯相见魂销。
问春归几日,未尽减春韶。
算亭北、新妆老去,不多风露,暗展轻绡。
送杯中婪尾,香心欲话无聊。
鸦黄初试,记当年、曾识烟苗。
奈月幌低笼,云阶斜倚,梦到迢迢。
除却谢郎俊句,无人与、浅晕深描。
想难禁携赠,离情都在红桥。
褪尽梅妆,飘残杏靥,春事今年恁快。
满树红绡,已把小楼遮碍。
三分醉、午酒娇痕,一味懒、昼眠慵态。
记个侬、万里家乡,西川远隔蛮江外。
惜花烧尽银烛,花亦相看熟,恹恹长在。
著水啼烟,镇向馀寒忍耐。
才深巷、带雨斜开,又前街、提笼争卖。
惹人是、几阵春愁,撚一枝谁戴。
秋夜灯青,窸窣作响,先生拔剑而怒。
鼠辈来前,复何敢尔,尔罪诚难悉数。
蛇蝮犹堪耐,不耐汝曹伛偻。
每到更深,触翻杯沥,动摇屏柱。书籍纵横遭点污。
挦扯到、五车六库。
穴内乘车,蜜中渍矢,变幻难凭据。
饮河归休浪喜,高堂下、狱词先具。
速付欧刀,便豳风、也思熏汝。
最无聊赖,又西风吹到,隋皇宫阙。
明月桥边烟景换,依旧玉箫凄咽。
绿水全昏,黄花早瘦,往事凭谁说。
江山如画,恰逢愁卧时节。
安得桓石虔来,为驱疟鬼,放我眉梢绝。
更把杜陵奇险句,高咏子璋热血。
仆病何妨,人言可憎,笑汝揶揄物。
曼声狂啸,碧云片片都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