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水横经日,长洲筦库时。
玄霞散髭鬣,白雪吐言词。
自分儒绅拙,宁知委吏卑?
袖笼生物手,笏拄看山颐。
返老梁溪澨,悬车锡麓陲。
温言恒侃侃,孺乐更怡怡。
竹色宾阶润,花阴户屦移。
入闽求古刻,踰浙致名师。
夜雨连书屋,春风动讲帷。
扣舷吴子国,鬻茗李绅祠。
政以孤踪澹,谁令二竖持?
古心空似月,里鬓已如丝。
白日诚难挽,皇天不憖遗。
士林纷雨泣,絮酒谅神知。
丹旐霜风惨,青林磴道危。
可无千字诔,因赋八哀诗。
苕水横经日,长洲筦库时。
玄霞散髭鬣,白雪吐言词。
自分儒绅拙,宁知委吏卑?
袖笼生物手,笏拄看山颐。
返老梁溪澨,悬车锡麓陲。
温言恒侃侃,孺乐更怡怡。
竹色宾阶润,花阴户屦移。
入闽求古刻,踰浙致名师。
夜雨连书屋,春风动讲帷。
扣舷吴子国,鬻茗李绅祠。
政以孤踪澹,谁令二竖持?
古心空似月,里鬓已如丝。
白日诚难挽,皇天不憖遗。
士林纷雨泣,絮酒谅神知。
丹旐霜风惨,青林磴道危。
可无千字诔,因赋八哀诗。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挽诗《挽虞彦高》表达了对故人虞彦高的深深哀悼和怀念。诗中通过描绘虞彦高生前的学术生活,展现了他作为学者的儒雅风范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苕水横经日"描绘了他在日常研读经典的场景,"长洲筦库时"则暗示了他的官职虽低但志向不凡。
诗中提到虞彦高虽然身为低微的官员,却自知其儒者身份的局限,但并不因此而自卑。他的生活简朴,"袖笼生物手,笏拄看山颐",体现了他的淡泊名利。晚年他选择归隐,享受山水之乐,"返老梁溪澨,悬车锡麓陲",表现出他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情感表达上,诗中充满了对虞彦高去世的悲痛和对他的敬仰。"温言恒侃侃,孺乐更怡怡"描述了他的言谈举止,"夜雨连书屋,春风动讲帷"则寓含了他对学问的热爱。诗人感叹时光无情,"白日诚难挽,皇天不憖遗",表达了对友人逝去的无奈。
最后,诗人以"丹旐霜风惨,青林磴道危"描绘出送葬途中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哀思。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展示了郑元祐对虞彦高的深情缅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地下相安否。一年来、瑶宫乐句,吟成几首。
倘入修文颜夏伍,只有君家齿幼。
慎莫倚、才情使酒。
再问先期贤德曜,望乡台、应望重携手。
曾否与,欢逢久。心香爇向深宵透。
愿随君、飞神点鬼,甚时才勾。
血拇凿牙何足畏,此辈人间多有。
侬已是、几番亲受。
知我惟君君又去,料赋成鹦鹉身难救。
空有泪,滴襟袖。
心花落艳。似寂寞、枯禅退院。
便吟出、晓风残月,那是兰陵真面。
只钧天、一梦消魂,颜凭泪洗肠轮转。
叹雨絮前缘,霜兰现业,负尽三生恩眷。
却是诗因墨果,休猜做、世间情恋。
况天荒地老,名闻影隔,东风不认楼中燕。
秋坟露溅。倘知音怜我,客嘲肯制招魂换。
装之玳瑁,留抵返生香片。
女郎祠下,多少须眉拜。
破屋闪灵旗,剥垣衣、藓痕攒虿。
家乡小沛,夜夜御风游,巫女避,小姑羞,不敢邀同载。
白月当阶,一片清光在。
遗像俨生前,淡春姿、疏梅弱态。
亏他冰雪,彻骨鍊寒香,铁比劲,玉同坚,不与天俱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