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然駴顾心靡止,以目追目晶光起。
未信长天散作烟,独愁大地消成水。
日月停轮迟不飞,委堕中流流无已。
淘泻世界入玻璃,表里通明八百里。
雁影鸥群岂易留,白蘋红蓼将何倚。
百灵出入闪物象,晓暮阴晴尽波诡。
含嚬孰辨古黄陵,廓落孤怀乃如此。
瞿然駴顾心靡止,以目追目晶光起。
未信长天散作烟,独愁大地消成水。
日月停轮迟不飞,委堕中流流无已。
淘泻世界入玻璃,表里通明八百里。
雁影鸥群岂易留,白蘋红蓼将何倚。
百灵出入闪物象,晓暮阴晴尽波诡。
含嚬孰辨古黄陵,廓落孤怀乃如此。
此诗描绘了洞庭湖壮阔的景象与深邃的情感。开篇“瞿然駴顾心靡止”,以惊鸿一瞥的动态感,展现诗人面对洞庭湖时的震撼与思绪翻涌。“以目追目晶光起”则细腻地刻画了湖面在阳光下闪烁的美丽景象。接下来,“未信长天散作烟,独愁大地消成水”,通过对比天空与大地的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惊奇与忧虑。
“日月停轮迟不飞,委堕中流流无已”两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描绘了日月仿佛被湖水吸引,缓缓沉落的情景,同时强调了湖水的流动永不停息。接着,“淘泻世界入玻璃,表里通明八百里”,以“玻璃”比喻湖面的清澈透明,展现出洞庭湖广阔的视野和纯净之美。
“雁影鸥群岂易留,白蘋红蓼将何倚”两句,通过雁鸥难以停留、白蘋红蓼无处依附的景象,暗示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与生命的脆弱。最后,“百灵出入闪物象,晓暮阴晴尽波诡”描绘了湖面上各种生物活动与天气变化的奇妙景象,展现了洞庭湖生态的丰富多样性和动态美。
“含嚬孰辨古黄陵,廓落孤怀乃如此”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壮丽景色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短暂与宇宙浩瀚的感慨。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洞庭湖的自然景观与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美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