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东坡,零落了、风流赛筵。
恕吾辈,疏狂礼节,重酌寒泉。
廿五条冰弹碎月,十三陵树长荒烟。
采黄花、人语冷香中,残翠边。神至矣,风满船。
神去矣,水连天。击空明一片,渔鼓吟舷。
睡起芙蓉窥镜里,日斜鸥鹭拜门前。
有小鬟、低唱棹歌来,秋渺然。
老去东坡,零落了、风流赛筵。
恕吾辈,疏狂礼节,重酌寒泉。
廿五条冰弹碎月,十三陵树长荒烟。
采黄花、人语冷香中,残翠边。神至矣,风满船。
神去矣,水连天。击空明一片,渔鼓吟舷。
睡起芙蓉窥镜里,日斜鸥鹭拜门前。
有小鬟、低唱棹歌来,秋渺然。
这首词以苏东坡晚年的形象为引,描绘了一幅凄清而富有哲理的画面。开篇“老去东坡,零落了、风流赛筵”,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接下来,“疏狂礼节,重酌寒泉”展现出词人洒脱不羁的性格,即使在冷寂之中,也依然自得其乐。
“廿五条冰弹碎月,十三陵树长荒烟”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冬夜月色下的荒凉景象,暗示历史遗迹的沧桑。词人沉浸在“采黄花、人语冷香中,残翠边”的宁静中,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进入下片,词人的情感由静转动,通过“神至矣,风满船”与“神去矣,水连天”的对比,表达出对超然境界的追求和失落。接着,“击空明一片,渔鼓吟舷”描绘出渔者的生活,寓言式地反映了人生的起伏不定。
结尾处,“睡起芙蓉窥镜里,日斜鸥鹭拜门前”,以自然景色收束,鸥鹭的形象象征着孤独与归宿。最后,词人被小鬟的棹歌声唤醒,整个画面笼罩在秋天的渺远氛围中,给人留下深沉的思索。
总的来说,这首《满江红·水仙王祠神弦曲》以苏东坡的典故为载体,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展现了词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