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均阳道,冈阜如群驼。
涧石既齿齿,寒山亦峨峨。
乔林木叶尽,仰见鹤鹳窠。
风景固不殊,举目异山河。
我生虽尚壮,百虑纷已多。
祗今且如此,后日当奈何。
细较平生中,忧乐恒相摩。
悲吟谁复听,日暮越前坡。
我行均阳道,冈阜如群驼。
涧石既齿齿,寒山亦峨峨。
乔林木叶尽,仰见鹤鹳窠。
风景固不殊,举目异山河。
我生虽尚壮,百虑纷已多。
祗今且如此,后日当奈何。
细较平生中,忧乐恒相摩。
悲吟谁复听,日暮越前坡。
这是一首描绘旅途景象并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开篇“我行均阳道,冈阜如群驼”两句,用鲜明的笔触勾勒出崎岖不平的山路和连绵不断的小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紧接着,“涧石既齿齿,寒山亦峨峨”进一步渲染了山川之险峻与秋日之萧瑟,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自然景物的苍凉感。
第三句“乔林木叶尽,仰见鹤鹳窠”则转向高空,以鹤鹳栖息于枝头的静谧画面,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孤寂。诗人通过这种景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暗示了个人情感世界的复杂。
“风景固不殊,举目异山河”一句,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周遭环境的新鲜感受,每一次举目之间都是新的风景,而这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于变化与新生的期待和接受。
随后,“我生虽尚壮,百虑纷已多”两句,诗人转向自省,虽然年轻力壮,但心中却充满了忧虑。接着,“祗今且如此,后日当奈何”则是诗人对于未来命运的无奈和迷茫。
“细较平生中,忧乐恒相摩”一句,是对过去生活的一个总结,表达了悲喜参半的人生体验。而“悲吟谁复听,日暮越前坡”则是诗人在感叹没有人能理解自己的悲伤时,更深地走进自然之中去寻找慰藉。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寻求心灵寄托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