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墙茅屋护篱笆,户内书声得几家。
流水故将村路断,远山都受竹围遮。
深藏地势当城郭,团练乡兵作爪牙。
战后时平生计足,绿畴春雨长禾麻。
土墙茅屋护篱笆,户内书声得几家。
流水故将村路断,远山都受竹围遮。
深藏地势当城郭,团练乡兵作爪牙。
战后时平生计足,绿畴春雨长禾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画卷。首句“土墙茅屋护篱笆”,以简朴的农舍为背景,展现出乡村生活的朴素与自然。接着,“户内书声得几家”,点出乡村中不乏好学之士,书声琅琅,透露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流水故将村路断,远山都受竹围遮”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描绘了乡村环境的幽静与和谐。流水潺潺,仿佛有意阻断了村路,远山则被翠竹环绕,更添了几分静谧之美。
“深藏地势当城郭,团练乡兵作爪牙”则展现了乡村的防御与自给自足的特点。即使在战乱年代,乡村也能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建立起稳固的防御体系,保护家园。
最后,“战后时平生计足,绿畴春雨长禾麻”两句,表达了战后的和平景象,以及农民对生活的满足感。春雨滋润下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禾麻茁壮成长,象征着丰收的希望与生活的富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与自足,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朝寻白鹅山,夕次层岩曲。
中虚谷窈窕,一水流其腹。
澄渟注渊奫,冬夏不盈缩。
初疑有神物,毛骨森戚促。
魂惊不敢吐,发腻不敢沐。
跨梁怛临深,矧敢濯余足。
闻昔宅秘怪,蒙鸿状河渎。
黄昏嘷猩鼯,正昼飞蝙蝠。
豚肩走巫觋,歌舞神所欲。
寻幽到其趾,精爽戒托宿。
张公熙宁初,曾是舒幽独。
镌题百许字,焕烂夺人目。
几呵护守严,百魅不敢触。
往往风雨夜,啾啾鬼神哭。
乃知正直士,所至即蒙福。
往时元次山,今日蒋颖叔。
或镵阳华铭,或刻舜祠录。
与公成三人,万代仰高躅。
因书岩石间,聊用美淇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