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韩康公挽歌词三首·其三》
《韩康公挽歌词三首·其三》全文
宋 / 陆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龙虎常瞻榜上名,识公初向凤凰城。

三千宾客知毛遂,五百人家待晏婴。

拟看玉书容拔宅,安知金鼎误垂成。

后园履迹今芜没,惟有清风伴月明。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佃为韩康公所作的挽歌词之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句“龙虎常瞻榜上名”,以龙虎象征显赫地位,暗示韩康公在世时声名显赫,深受众人仰望。接着,“识公初向凤凰城”一句,通过“凤凰城”的比喻,进一步强调韩康公的非凡身份和影响力,如同凤凰般高贵。

“三千宾客知毛遂,五百人家待晏婴”两句,分别引用了毛遂自荐和晏子使齐的典故,赞美韩康公广纳贤才,深得人心。毛遂自荐的故事表明韩康公能识别并重用人才,而晏子使齐则体现了韩康公的外交智慧和威望。

“拟看玉书容拔宅,安知金鼎误垂成”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拔宅升天”和“金鼎垂成”的典故,表达了对韩康公去世的惋惜之情。诗人原本期待韩康公能够像神话中的仙人一样,通过“玉书”实现“拔宅升天”,但现实却是韩康公未能如愿,金鼎垂成却成了遗憾。

最后,“后园履迹今芜没,惟有清风伴月明”两句,通过描写后园的荒芜景象,以及清风与明月的陪伴,寄托了对韩康公离世后的哀思。清风和明月象征着韩康公高尚品德和精神的永恒存在,也暗示了诗人对韩康公品格的深深敬仰和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韩康公生前事迹的回顾和对其逝世的哀悼,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挽歌。

作者介绍
陆佃

陆佃
朝代:宋

陆佃,宋熙宁三年(1070)进士,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徙知邓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命修《哲宗实录》。后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副宰相)。家贫苦学,映月读书。过金陵受教于王安石。安石当问新政于佃,佃曰:“法非不善,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熙宁三年(公元一〇七〇年),擢进士甲科,调蔡州推官召为国子监直讲。安石以佃不附已,专付之经术,不复咨以政。徽宗时,为尚书右丞。每欲参用元祐人才,遂低佃名在党籍,能为中大夫,知亳州。
猜你喜欢

七舍弟以东明令入觐遂拜徵命·其二

凫来丹灶令,凤去紫泥书。

出宰贤声遍,还朝清问馀。

鹓鸿班并入,台省席元虚。

努力期同气,丹诚问玉除。

(0)

雨中祀长陵柬同事孙给谏林内翰诸公

冒雨祠官肃,山园禁漏稀。

云轻沉穗帐,风细飒灵衣。

淅沥松阶静,深沉燎火微。

群公攀望处,入夜有龙归。

(0)

供事长陵·其一

文皇鼎成后,此地葬衣冠。

日月神宫閟,山河帝寝安。

塞云疑扈跸,关树想回銮。

寂寞犁庭事,深知创业难。

(0)

送张仆卿还桂林

还朝能几日,去国逼残年。

别路春前酒,离亭雪后天。

衡阳随去雁,湘浦问归船。

未是投闲日,东山卧莫坚。

(0)

病起客至言西郊花事已过怅然有作·其一

移疾动经旬,宁知花事新。

烟霞不惜赏,桃李可怜春。

底事催莺老,非关送酒频。

向来迟暮意,为此重伤神。

(0)

同家兄舍弟谒文昌台

珠斗近中台,瑶琨拥化台。

溪疑曲水接,山似梓潼开。

紫雾花幢引,晴云宝盖来。

如闻登桂籍,同此荐椒杯。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