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衮风生嘴,涓涓月印沙。
船头平压浪,棹尾旋成花。
老去长为客,愁来转忆家。
双栖疏影里,羡杀柳桥鸦。
衮衮风生嘴,涓涓月印沙。
船头平压浪,棹尾旋成花。
老去长为客,愁来转忆家。
双栖疏影里,羡杀柳桥鸦。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杨奂在金末元初时期泊舟于老鹳觜(地名)的情景。首句“衮衮风生嘴”形象地写出江风在船头吹拂,声音如同滚滚波涛,暗示了水势的汹涌;“涓涓月印沙”则描绘了月光映照在沙滩上的宁静画面,形成鲜明对比。
“船头平压浪”描绘船只在风浪中稳稳前行,显示出船夫的技艺娴熟和诗人的镇定自若。“棹尾旋成花”进一步细致刻画,桨叶划过水面时激起的水花仿佛在月光下绽放,富有动态美。
“老去长为客”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沧桑感,随着岁月流逝,他越来越深感自己客居他乡。“愁来转忆家”直接抒发了思乡之情,每当忧愁袭来,对家乡的思念便愈发强烈。
最后两句“双栖疏影里,羡杀柳桥鸦”以景结情,诗人羡慕那在柳桥边成双成对的乌鸦,它们能在静谧的夜晚栖息,享受家庭的温暖,反衬出自己的孤独与落寞。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与对家乡的深深怀念。
长安腊月送行客,雪中命酒秘书宅。
客行路出八闽西,赠言岂有绕朝策。
前年岛奴犹未平,郡县纷纷皆甲兵。
岩前吹角边军集,城上鸣铙老将行。
岛奴今已悔祸久,闽中咸奏凯歌声。
客为南海李少虚,谢家之亲黎秘书。
请缨岂是抱关吏,佩印那辞乘传车。
风尘止可树勋伐,今人古人何不如。
吾闻桐乡朱邑本啬夫,阳夏黄霸曾游徼。
客行上马须早驱,慷慨岂道功名小。
登楼复登楼,楼高回风尘。
但见楼前月,不见楼中人。
云山渺吴越,何时还见亲。
倚柱月欲落,馀光为慇勤。
长啸激高歌,空山谁与闻。
轻风动庭柏,缥缈闻箫笙。
下楼步长廓,月影当阶明。
之子还相暌,长思入金陵。
去年忆今夕,叱咜千壶倾。
激歌动神鬼,豪气溢斗星。
为乐不再得,离合难重盟。
空山为惆怅,黯黯玄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