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掌教吴先生》
《寄掌教吴先生》全文
明 / 庄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三年怀此老,何处是衢州。

眼界真千里,空中正一楼。

人心周凤鸟,天道鲁春秋。

此意今谁领,空江自白头。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吴先生的深切思念与感慨。首句“三年怀此老”直接点明了诗人与吴先生相隔三年之久的深厚情谊,一个“老”字,不仅体现了两人之间长久的友谊,也暗含着对吴先生年岁渐长的关怀。

“何处是衢州”一句,既是对吴先生所在之地的疑问,也是对时光流逝、距离遥远的感叹。接下来,“眼界真千里,空中正一楼”,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自己对吴先生所在之处的无限遐想,千里之外仿佛近在咫尺,而那空中的一楼,则是吴先生所在的具体地点,形象而富有诗意。

“人心周凤鸟,天道鲁春秋”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典故,表达了对人性与天道的深刻思考。人心如同周游四方的凤鸟,自由而灵动;天道则像鲁国的春秋时期,复杂多变,既有礼乐文明的辉煌,也有战争与变革的残酷。这两句诗,既是对吴先生人格魅力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最后,“此意今谁领,空江自白头”则表达了诗人对吴先生思想情感的理解与共鸣,以及对时间流逝、岁月沧桑的感慨。此情此意,或许只有吴先生能真正领会,而诗人只能独自面对空荡荡的江面,看着江水缓缓流淌,仿佛是自己的青春与岁月一同逝去,不禁让人心生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人生、自然的独到见解,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介绍
庄昶

庄昶
朝代:明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猜你喜欢

先大父常有宿汶上之作今日次开河盖汶上地也舟中阅先集敬次其韵

日暮风霾欲涨天,独临古渡意悽然。

春光三月行当暇,客子长途未息肩。

白漫河流还岸岸,绿垂杨柳自芊芊。

当年汶上城何处,一抹斜阳万树烟。

(0)

九日閒居用渊明韵

端居念物化,草屋秋风生。

白云从东来,因之感浮名。

素发已充领,世欲移聪明。

穷无致用资,安事蜚英声。

尘埃失故步,老大怀弱龄。

菁华不复妍,白日已西倾。

抚时不能忘,徙倚当前荣。

寒花媚幽歜,怅然伤我情。

怆兹霜露早,宁知岁功成。

(0)

立春日病起

青丝裹饼荐春盘,喜见鞭春在腊前。

便与一冬除旧病,尚馀七日是残年。

梅花消息严寒后,綵胜情怀薄酒边。

旋取物华供帖子,暖痕浮绿草生烟。

(0)

福寿院残碑

秋风尘劫草离离,曾是前元福寿基。

愿力未随文字灭,有人下马读残碑。

(0)

过吉祥寺追和故友刘协中遗诗·其二

尘踪俗面强追閒,惭愧空门数往还。

不见故人空约在,黄梅雨暗郭西山。

(0)

咏尧民案上盆兰·其一

崇兰移自荆溪上,小盎春深自着花。

宾客清閒尘土远,晓窗亲沃案头茶。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