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送葬者,恻恻悲路歧。
平生居盛世,亦曾多交知。
一旦归田邱,亲戚弃如遗。
谁人送且哭,只有姊与妻。
请君勿复哭,人世常若斯。
行行送葬者,恻恻悲路歧。
平生居盛世,亦曾多交知。
一旦归田邱,亲戚弃如遗。
谁人送且哭,只有姊与妻。
请君勿复哭,人世常若斯。
这首诗描绘了送葬场景中的悲凉与人性的冷暖。诗人通过“行行送葬者,恻恻悲路歧”开篇,以送葬者的行列和内心的哀伤,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接着,“平生居盛世,亦曾多交知”,点明逝者生前在盛世中生活,有过众多知心朋友,暗示其人生丰富而有意义。
然而,“一旦归田邱,亲戚弃如遗”,转折突兀,揭示了人情冷暖,即使在生前拥有众多亲友,死后却无人问津,凸显了社会现实中的冷漠与无情。最后,“谁人送且哭,只有姊与妻”,强调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唯有至亲如姐姐和妻子前来送别,表现了亲情的可贵与坚韧。
“请君勿复哭,人世常若斯”,诗人以这句话收尾,既是对逝者的一种安慰,也是对生者的一种劝告,提醒人们面对生死离别时应保持豁达与理解,认识到这是人世间常态的一部分。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逝者的哀悼,也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去日不可再,来日焉可虚。
直待百事足,漫把四大拘。
黄河几曾清,白发莫旋乌。
全福贵安然,真乐难强图。
朴直自许我,才能不如渠。
巳盟方寸心,免苦六尺躯。
登台值明时,击壤容匹夫。
轻车历野寺,小船泛晴湖。
金鲫池内观,白猿洞前呼。
孤山未学林,长堤且怀苏。
珍实不满器,醇醪只携壶。
更带两耳铛,旋煮四腮鱼。
意均饱煖适,迹或升沉殊。
达人旷大观,万象归一途。
丹鼎鸡变化,佛性狗有无。
快荅此话头,拟议计即疏。
吾亦爱吾庐,地僻犹深山。
山亦前后有,远望碧玉环。
繄昔近市居,局促几泥蟠。
买园辟荒榛,运量百亩宽。
勤劳艺且筑,就绪五载间。
葛巾雅相宜,何心傲蝉冠。
流光隙中驶,霜鬓映苍颜。
恬愉无竞外,幸免历世患。
旁人笑野拙,枉是家长安。
开门面陂泽,岸岸蒲蓼湾。
此身夫何疑,郊岛乃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