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分一片蕉阴绿。相对妾身原似玉。细雨归帆。
临别啼珠忽满衫。断鸿双鲤曾无便。
惊喜竹西廊下见。记否檀奴。衣袖当时水墨图。
平分一片蕉阴绿。相对妾身原似玉。细雨归帆。
临别啼珠忽满衫。断鸿双鲤曾无便。
惊喜竹西廊下见。记否檀奴。衣袖当时水墨图。
这首《偷声木兰花》由清代词人顾贞观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深沉的爱情与离别的哀愁。
首句“平分一片蕉阴绿”以“蕉阴绿”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暗示着即将分别的情侣之间的微妙情感。接着,“相对妾身原似玉”一句,将女子比作温润如玉,不仅赞美了她的美丽,也隐含了对两人关系的珍视和依恋。
“细雨归帆。临别啼珠忽满衫。”这两句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细雨中归来的船只,象征着即将远行的爱人,而女子的泪水如同珍珠般洒落,满衫皆是,形象地表达了离别之痛,以及对未来的不舍与忧虑。
“断鸿双鲤曾无便。惊喜竹西廊下见。”这里使用了“断鸿”(失群的大雁)和“双鲤”(鱼的代称,常用于书信)的典故,表达了通信不便的遗憾,以及在偶然相遇时的惊喜之情。竹西廊下的偶遇,仿佛是命运的安排,让两人得以暂时忘却离别的苦楚。
最后,“记否檀奴。衣袖当时水墨图。”檀奴可能是指女子的某个朋友或伴侣,此处通过回忆起过去共同度过的时光,尤其是那幅“水墨图”,即他们共同创作或拥有的艺术作品,进一步加深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爱情中的离别之痛与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