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稷斯馨,祖德惟明。蛇告赤帝,龟谋大横。
云行雨施,天成地平。造我家邦,斡我璿衡。
陶匏在御,醍盎惟精。或戛或击,载炮载烹。
饮福受胙,舞降歌迎。滔滔不竭,洪惟水行。
黍稷斯馨,祖德惟明。蛇告赤帝,龟谋大横。
云行雨施,天成地平。造我家邦,斡我璿衡。
陶匏在御,醍盎惟精。或戛或击,载炮载烹。
饮福受胙,舞降歌迎。滔滔不竭,洪惟水行。
这首诗名为《郊庙歌辞》,是唐代文学家张昭所作。张昭在文学上颇有建树,尤其擅长于乐府诗,这类诗歌往往与古代的音乐和舞蹈结合,用于宗庙祭祀之际,以赞美祖先、颂扬德行为主要内容。
从这首诗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传统文化与礼仪之重视。首句“黍稷斯馨,祖德惟明”即表达了对祖先功德的敬仰,黍稷指的是古代祭祀时所用谷物,这里象征着丰收和恩泽;“祖德惟明”则强调了祖先的美德昭彰。
接下来的几句“蛇告赤帝,龟谋大横。云行雨施,天成地平。”通过神秘的生物(蛇、龟)与自然现象(云雨)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宇宙和谐、万物更新的景象,暗示着祭祀活动中对天地秩序的认同。
“造我家邦,斡我璿衡。陶匏在御,醍盎惟精。”这里的“造我家邦”表明了国家的建立与祖先的功绩密不可分;“斡我璿衡”则指的是制定礼仪制度以规范行为;“陶匏在御,醍盎惟精”则描绘出祭祀时使用的器物和饮食,强调了祭品的纯洁与尊贵。
后面的“或戛或击,载炮载烹。饮福受胙,舞降歌迎。”描述的是祭祀仪式中的动态场景,包括音乐的演奏、食品的准备以及人们的祭拜活动,这些都体现了对祖先的尊敬和庆祝。
最后,“滔滔不竭,洪惟水行。”则通过水流不息的形象,象征着德泽绵长,美好的愿望不断传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祭祀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祖先功绩的崇敬,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的赞颂。
皇风皞皞吹王民,乐哉大定明昌人。
文章与时相高下,黄山竹溪丽而醇。
秦碑晋帖落万纸,明珠白璧非常珍。
兴陵佳气成五色,圣孙龙衮居紫宸。
三十六宫诵佳句,翠帘不捲杨花春。
子端振衣起辽海,后学一变争奇新。
黄山惊叹竹溪泣,鼎钟骚雅潜精神。
云山烟水无常形,泼墨不复求形真。
挽弓杨叶百中后,众人击节高人颦。
君不见传呼画师阎立本,池上愧汗沾衣巾。
丹青驰誉尚如此,溪桥濛雨徒自尘。
淄川贱士长安客,品题不虑傍人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