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轩肆流览,云壑见深重。
空水秋弥净,林烟晚更浓。
坐隅分洞府,檐际列群峰。
窈窕生幽意,参差多异容。
还惭大隐迹,空想列仙踪。
赖此升攀处,萧条得所从。
披轩肆流览,云壑见深重。
空水秋弥净,林烟晚更浓。
坐隅分洞府,檐际列群峰。
窈窕生幽意,参差多异容。
还惭大隐迹,空想列仙踪。
赖此升攀处,萧条得所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深静谧的山中景象。诗人通过"披轩肆流览"一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探寻与欣赏。"云壑见深重"则是对雄伟山势的描述,这里的“云壑”指的是被云雾环绕的山峰,给人以神秘庄严之感。
接着,“空水秋弥净,林烟晚更浓”两句,诗人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描写了清澈见底的流水和逐渐浓郁的林间烟雾。这里的“空水”指的是清澈透明的河流,“林烟”则是秋日傍晚时分,林中的薄雾。
"坐隅分洞府,檐际列群峰"一段,诗人描述了自己置身于山中洞府之内,望见群峰排立。这里的“坐隅”意味着在深邃幽静的地方驻足,“檐际”则是指屋檐边缘,那里可以远眺到连绵不绝的群峰。
"窈窕生幽意,参差多异容"两句,是对山中景色的进一步描绘。诗人通过“窈窕”的字眼传达了一种深邃、曲折之美,而“参差”一词则形容了峰峦的层次分明和各具特色。
最后,“还惭大隐迹,空想列仙踪。赖此升攀处,萧条得所从”四句,是诗人表达对古代隐逸之士的敬仰,以及自己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愿望。在这里,“还惭大隐迹”表明了诗人对于那些能在世间找到宁静之地的大隐士们感到羞愧。"空想列仙踪"则是对古代仙人的遐想,而“赖此升攀处,萧条得所从”展现了诗人通过登山探幽来寻求心灵上的解脱。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的笔力和艺术造诣,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