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萧峰下,结茅黎水滨。
疏星澹将夕,众草忽已春。
遭乱去故里,临图忆高人。
怅言赴归日,从子理荒榛。
种树萧峰下,结茅黎水滨。
疏星澹将夕,众草忽已春。
遭乱去故里,临图忆高人。
怅言赴归日,从子理荒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崧在萧峰山脚下种植树木,于黎水边构筑茅屋的宁静生活场景。他身处静谧的傍晚,看到稀疏的星星和初显生机的春草,引发了对故乡和高人(可能指品德高尚的人)的深深怀念。诗中流露出诗人因战乱而离开家乡的无奈,以及对未来能与朋友一起清理荒榛,回归田园生活的期待和怅惘之情。整体上,这是一首寓含归隐之志和个人情感的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