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定西番·其一》
《定西番·其一》全文
唐 / 温庭筠   形式: 词  词牌: 定西番   押[灰]韵

汉使昔年离别。攀弱柳,折寒梅,上高台。

千里玉关春雪,雁来人不来。羌笛一声愁绝,月徘徊。

(0)
注释
汉使:本指汉朝出使西域的官员,这里泛指远戍西陲的将士。
攀弱柳: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
折寒梅:折梅花以赠远人。
上高台:登台遥望,以寄乡思。
玉关: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
羌笛: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已有2000多年历史,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坝藏羌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
月徘徊:意谓月亮也被凄怨的笛声所感动而在空中徘徊。
翻译
长叹愁思,与你离别之情,攀爬在稀疏的柳枝上、折断的梅枝上、还有西部的楼台上,难舍难分。
千里之外的边关覆盖在春雪里,远去的雁群已经飞来,却不见你的身影。那长叹愁思,只有月亮的影子在西北戈壁滩上徘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汉使在边塞之地,怀念远方亲人的情景。开篇“汉使昔年离别”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离别之痛的回忆。“攀弱柳,折寒梅”则是通过具体动作来抒发思念之情,柳枝柔弱,梅花在严冬中绽放,都映射出一种孤独与坚韧。

“上高台”一句,诗人登上高台,或许是在望眼欲穿地寻觅远方亲人的踪迹,也可能是为了更好地感受那遥远的思念。紧接着,“千里玉关春雪”描绘了一幅边塞春雪的画面,“玉关”指的是古代西北边疆地区,这里的“春雪”并非通常所谓的美丽景象,而是孤寂与荒凉的象征。

“雁来人不来”表达了诗人对亲人、朋友或者是同僚的思念,他们如同大雁般南飞,然而人却无法随之而去。这一句充满了无尽的乡愁和对自由的向往。

最后,“羌笛一声愁绝”与“月裴回”两句,是诗中情感的高潮。羌笛,古代民族乐器之一,这里的一声,似乎引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和无尽的思念。而“月裴回”,则是在描绘夜晚明月下的寂静与孤独,或许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了那种无法排遣的情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边塞生活中的孤独、思念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每一句都浸润着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是一首充满情趣和画面感的边塞诗。

作者介绍
温庭筠

温庭筠
朝代:唐   字:飞卿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生辰:约812—866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猜你喜欢

舟次柳子小饮呈成伯学士

久客无佳思,长途有戒心。

系舟偕择地,击柝互传音。

西月光犹浅,南薰候已深。

一樽虽冷落,所幸不孤斟。

(0)

忆梅二首·其一

去年幽谷探寒梅,把酒曾将累句催。

不意今年行海角,玉英开尽未归来。

(0)

十月暮登延寿阁

湖水渐如带,扁舟渡亦艰。

山空翠屏浅,荻老雪花残。

立马寒烟际,登楼霭暮间。

严闉促回辔,吏隐乐终悭。

(0)

登祝融峰题上封寺二首·其一

磴险梯危路忽穷,胜游须到祝融峰。

九千丈外云间寺,一万年馀石上松。

引手莫高疑触斗,临池毋久恐兴龙。

此山惜与中都远,未得君王检玉封。

(0)

偈七首·其四

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

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

(0)

螳螂

玄蝉无所营,风露正凄清。

执翳机何密,当车勇自轻。

将迷黄雀患,已变玉琴声。

得丧还相召,南华所以惊。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