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帆似马狂,归来仍喜佩银章。
三年报国存忠直,一旦见亲全义方。
祖逖誓江期复晋,董徽仗节乐还乡。
圣恩已见金鸡放,醉饮宁辞累十觞。
海上风帆似马狂,归来仍喜佩银章。
三年报国存忠直,一旦见亲全义方。
祖逖誓江期复晋,董徽仗节乐还乡。
圣恩已见金鸡放,醉饮宁辞累十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归来的英雄,他不仅身佩银章,象征着官职与荣誉,更体现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家族的孝顺。诗中提到的“三年报国存忠直”,展现了主人公为国效力的决心与正直,而“一旦见亲全义方”则表现了他对家庭责任的重视与履行。
接着,诗人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祖逖和董徽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的忠诚与孝顺。祖逖誓师渡江,恢复晋朝的统治,而董徽则以节操自守,乐于回归家乡。这些典故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增强了其情感的深度。
最后,“圣恩已见金鸡放,醉饮宁辞累十觞”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在得到皇帝恩赐后,以饮酒庆祝的心情。这里的“金鸡放”可能是指某种象征性的仪式或恩赐,而“醉饮宁辞累十觞”则展现了主人公在喜悦中的豪迈与洒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情感表达,塑造了一个忠诚、孝顺、英勇且充满豪情的英雄形象,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与情感的深刻追求。
我年四十一,亦知四十非。
双亲家万里,梦寐常依依。
尚幸我弟贤,夙夜侍庭帏。
我无补衮功,只以窃禄违。
自从七月来,三命清切司。
首展经筵书,再篡曹工题。
复令知制诰,代草明光扉。
备员立螭蚴,何异立仗骑。
天子本圣明,忠臣要防微。
秦陇旱为雪,东南潦是饥。
委非亲民职,内计诚无奇。
肉食每自愧,几欲抽簪归。
尚抱献纳心,终欲有所施。
不然望旧山,归来慰严慈。
春初种松竹,想已含绿滋。
未种应为种,勿过青春时。
令序还选胜,良友追欢游。
层台见远岫,垂杨并清流。
越儿何婉娈,吴唱和且柔。
曲罢将进酒,好鸟如名讴。
壶浆各殊酿,杂俎仍异羞。
徙倚但取适,觞酌无劝酬。
舞雩非燕朋,索居义所尤。
再申伐木章,偲偲何所求。
清言启中扃,芝兰开林幽。
托身承明卢,庶务素非遒。
良时共欣赏,何必升丹丘。
光阴如逝川,相乐其忘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