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涛满壑散炎埃,飞阁凌虚爽气开。
沧海波光侵槛入,白云山色隔城来。
烟花寂寞呼鸾道,古木萧疏朝汉台。
徙倚休裁王粲赋,故园风景且衔杯。
松涛满壑散炎埃,飞阁凌虚爽气开。
沧海波光侵槛入,白云山色隔城来。
烟花寂寞呼鸾道,古木萧疏朝汉台。
徙倚休裁王粲赋,故园风景且衔杯。
这首诗描绘了镇海楼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在此地的感慨。首句“松涛满壑散炎埃”,以松涛的声势驱散了周围的炎热与尘埃,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接着,“飞阁凌虚爽气开”一句,生动展现了楼阁高耸入云,凉爽之气随之弥漫四周的景象。
“沧海波光侵槛入,白云山色隔城来。”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大海的波光和白云山色融入眼中,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纳入了这幅画卷之中。而“烟花寂寞呼鸾道,古木萧疏朝汉台。”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楼前的景致,既有繁华的象征——“烟花”,又有孤独的意味——“寂寞”,同时“呼鸾道”和“朝汉台”则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徙倚休裁王粲赋,故园风景且衔杯。”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欣赏与留恋,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诗人似乎在说,不必为眼前的美景撰写华美的辞章,只需在此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欢愉,便足以慰藉心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镇海楼及其周围环境的壮美与诗人的独特感受,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