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居无不在天涯,莫恨秦关道路赊。
缭绕城边山是蜀,弯环门外水名巴。
黄头卷席宾初散,白鼻嘶风日欲斜。
何处一声金磬发,古松南畔有僧家。
寓居无不在天涯,莫恨秦关道路赊。
缭绕城边山是蜀,弯环门外水名巴。
黄头卷席宾初散,白鼻嘶风日欲斜。
何处一声金磬发,古松南畔有僧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在蜀地(今四川一带)寓居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寓居无不在天涯”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意境,朋友所处之地仿佛与天边相接,给人以遥远而不可及的感觉。紧接着,“莫恨秦关道路赊”则是对这位远方友人的安慰,劝他不要因为路途遥远而感到悲伤。
“缭绕城边山是蜀,弯环门外水名巴”两句具体描绘了朋友寓居之地的自然景观。蜀地(今四川一带)的山峦连绵,而巴水(即嘉陵江)则在城外弯曲流淌,营造出一个生动而富有特色的地域特色。
“黄头卷席宾初散,白鼻嘶风日欲斜”两句写出了朋友生活的点滴。黄头鸟儿开始在席上嬉戏,而白鼻牛则在微弱的阳光下发出嘶鸣声,日光西斜,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生活的平淡。
最后,“何处一声金磬发,古松南畔有僧家”两句则是对朋友寓居环境中宗教氛围的一种描绘。一声清脆的钟声响起,让人不禁寻找声音的来源,而在古老的松树旁边,有一座僧人的家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细节的精美刻画,展现了朋友寓居地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远方友人的深情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