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清平乐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īngpíng.cūn
sòng / xīn

máoyánxiǎoshàngqīngqīngcǎo

zuìyīnxiāngmèihǎobáishuíjiāwēngǎo

érchúdòudōngzhōngérzhèngzhīlóng

zuìxiǎoérlàitóubāoliánpéng

注释
茅檐:茅屋的屋檐。
吴音:吴地的方言。
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翁媪:老翁、老妇。
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织:编织,指编织鸡笼。
亡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
亡,同“无”。
卧:趴。
翻译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
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鉴赏

这首《清平乐·村居》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和生动活泼的画面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闲适图景。词的开篇“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简洁地勾勒出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茅屋低矮而简朴,溪水潺潺,岸边青草茂盛,营造出一种宁静恬淡的氛围。

接下来,“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通过醉酒的乡音和老夫妇的悠闲对话,展现出村民之间的淳朴和亲情,以及岁月静好的生活态度。这里“醉里”二字,既描绘了老人们的惬意,也暗示了乡村生活的闲适。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通过两个儿子的劳动场景,展现了家庭的和谐与忙碌,大儿子在田间劳作,二儿子则在编织鸡笼,每个动作都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最后,“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聚焦在了最小的孩子身上,他无忧无虑地躺在溪边,剥着莲蓬,天真烂漫,画面生动活泼,富有童趣,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欢乐。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村生活的日常琐事,流露出词人对这种淳朴、和谐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体现了辛弃疾词风中的田园牧歌情调。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送胡山人

悬壶谁解识,负笈且归休。

招手丹丘近,摇心白岳秋。

虫鱼窥秘简,虹月傍行舟。

回首风沙地,逢人笑黑裘。

(0)

澹台子羽墓

临河闻返驾,高第乃南浮。

行径无芳躅,松楸馀故丘。

山川良不改,吾道日悠悠。

谁怜卑薄地,千古有麟游。

(0)

同邵长孺宿榆河

八千乡路远,北上转成遥。

暮雨停骖处,山陵秉节朝。

馆人羞野蕨,行灶拾枯樵。

半百多羁旅,关情独此宵。

(0)

同肖甫夜宿龙华寺·其一

曲水通龙沼,荒塍次鹿园。

风尘湖外断,云气岛中鶱。

静院鸟双下,寒檠客对言。

谁知朝市里,丛桂得扳翻。

(0)

秋雨夜过公实·其三

隐几不成寐,萧条来朔风。

高城翻落叶,远浦滞寒鸿。

意惬新凉后,杯深永夜中。

因君爱疏散,三径数来同。

(0)

答谭子羽

三年书少至,万里兴难乘。

暂尔忘乖别,从前废寝兴。

梦回芳草积,愁入夏云蒸。

待尔金闺去,思予卧茂陵。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