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手未偿灯火债,设心岂异贤良科。
世间膏火煎熬外,无奈箕山处士何。
得手未偿灯火债,设心岂异贤良科。
世间膏火煎熬外,无奈箕山处士何。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献章所作的《次韵送陈秉常之荆门州任(其三)》中的第四句和第五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陈秉常即将赴任荆门州的感慨。"得手未偿灯火债"暗指陈秉常虽然即将就职,但过去的辛劳和付出还未得到完全回报,如同未能偿还债务;"设心岂异贤良科"则是说陈秉常的用心和品性如同古代选拔贤良的科举制度一样高尚。接着,诗人感叹世间的纷扰与煎熬,即使是贤良如陈秉常,也无法避免世俗的困扰,最后以"无奈箕山处士何"结语,借箕山之隐士自比,表达对超脱尘世、坚守高洁人格的向往,同时也是对朋友的一种期许。整句诗寓含了对友人的勉励和对世事的深沉思考。
父天不可嗔,夫君不宜怨。
要知古圣贤,贵在素贫贱。
父常煮字不成饭,夫常织文不成绢,衣粗布衣龁藜苋。
去耕原上田,往种陌上桑。
穫云秋穗重,缲雪春丝长。
汝温汝饱官征忙,翁出校书为汝偿。
不起楼台作热官,小园回合抱溪湾。
露漙花靥春红湿,烟护松髯晚翠寒。
已向掌中旋宇宙,正须胸次著云山。
可能再为苍生出,鹤怨猿啼搅夜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