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茅斋》
《宿茅斋》全文
明 / 归子慕   形式: 古风

孤斋悬清夜,孤枕秋虫边。

飒飒松林雨,汩汩流暗泉。

所思在远方,揽衣不能眠。

山半歌者谁,山僧如哀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máozhāi
míng / guī

zhāixuánqīngzhěnqiūchóngbiān

sōnglínliúànquán

suǒzàiyuǎnfānglǎnnéngmián

shānbànzhěshuíshānsēngāiyuán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归子慕的《宿茅斋》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秋夜景象。"孤斋悬清夜",以"孤斋"和"清夜"渲染出诗人的孤独与夜晚的寂静,暗示了诗人心境的孤寂。"孤枕秋虫边"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独处的环境,秋虫的鸣声更添了几分秋意和寂寥。

"飒飒松林雨,汩汩流暗泉"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茅斋周围的环境,松林中的细雨和暗泉的流水声,形成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这两句运用叠词,增强了音韵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纷飞。

"所思在远方,揽衣不能眠"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远方的思念使他难以入眠,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最后两句"山半歌者谁,山僧如哀猿"则以疑问和比喻收尾,将山中僧人的歌声比作哀猿,增添了画面的悲凉色彩,也寓言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如同哀猿般深沉而持久。

整体来看,《宿茅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茅斋之夜的孤独与思念,借助自然景色烘托出内心的情感,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归子慕

归子慕
朝代:明

归子慕(1563~1606)字季思,号陶庵,学者称清远先生,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卒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年四十四岁。散文大家归有光第五子。归有光有六子,子慕为归有光五十八岁时所生,幼有文行,清真静好,万历十九年(1591)举人。再试礼部不第,屏居江村,与无锡高攀龙、嘉善吴志远最友善。所居陶庵,槿墙茅屋,诗歌以为乐。卒后,巡按御史祁彪佳请于朝,赠翰林待诏 [2] 。子慕著有《陶园集》四卷,《明史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挽陈北山二首·其一

虽拜龙图号,自称槃涧翁。

生难招此老,死可见文公。

断简功夫久,深衣笑语终。

空馀藏藁在,虹气贯山中。

(0)

挽长乐王明府

奉常龃龉坐刚肠,月旦评君小奉常。

父子相传似孤竹,越鄞两处有甘棠。

人间梦事一炊熟,宰上埋辞万丈光。

曾识尊公与贤叔,薤歌吟罢意凄凉。

(0)

徐洪二公再和二诗余亦随喜·其三

松风地籁瀑天绅,下有苔矶著老身。

僵卧从教茅屋破,放歌不犯玉台新。

陶元亮可羲皇上,管幼安非汉魏人。

酒禁近来开一线,霜天便觉满怀春。

(0)

哭薛子舒二首·其二

忍死教磨墨,留书诀父兄。

读来堪下泪,寄去怕伤情。

墓要师为志,诗于世有名。

夜阑秋枕上,犹梦共山行。

(0)

哭黄直卿寺丞二首·其二

当年出塞共临戎,箭满行营戍火红。

督府凯旋先请去,坚城筑就独无功。

身谋彼此皆迂阔,国事中间偶异同。

莫怪些词含哽噎,在时曾赏小诗工。

(0)

哭章泉二首·其一

自有箪瓢乐,那须璧帛迎。

后凋仁者寿,独往圣之清。

古不称千驷,今犹重两生。

吾衰久无泪,一恸为耆英。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