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拜龙图号,自称槃涧翁。
生难招此老,死可见文公。
断简功夫久,深衣笑语终。
空馀藏藁在,虹气贯山中。
虽拜龙图号,自称槃涧翁。
生难招此老,死可见文公。
断简功夫久,深衣笑语终。
空馀藏藁在,虹气贯山中。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者生活的意境,诗人自称“槃涧翁”,通过拜访龙图号来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向往。首句“我本无心爱别离”已被省略,但从下文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生难招此老,死可见文公。”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淡泊态度,即便是生前难以请动这位隐者,也只有到了死后才能见到那位被尊为“文公”的高洁之士。这两句通过对比生与死,强调了诗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
“断简功夫久,深衣笑语终。”则描写了隐者的日常生活,他手中的笔已经很久没有动过,穿着简单的衣服,对周围的一切都报以轻松的笑声。这里的“断简”指的是不再执笔作文,“深衣”象征着淡泊明志,“笑语终”则是对隐者心境的写照。
“空馀藏藁在,虹气贯山中。”最后两句诗,则描绘了自然景观与隐者的生活场景相融合。空气中似乎残留着某种香气,“虹气”则是指彩色的云霞,这些都贯穿于山中,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与自然、生与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