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峭馀寒透裌衣,卷帘休讶燕来迟。
多情苦被春催柳,带眼无端觉屡移。
料峭馀寒透裌衣,卷帘休讶燕来迟。
多情苦被春催柳,带眼无端觉屡移。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微寒未尽,春风轻拂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春天特有的氛围与变化。
首句“料峭馀寒透裌衣”,以“料峭”形容早春的寒冷,虽已不是严冬,但寒意犹存,足以穿透薄衣,形象地展现了季节交替时的气候特点。接着,“卷帘休讶燕来迟”,诗人卷起窗帘,不因燕子来得稍晚而感到惊讶,流露出对自然现象的平和接纳态度,同时也暗示了春天即将全面到来的信息。
“多情苦被春催柳”,“多情”一词赋予了柳树以情感色彩,仿佛柳树也感受到了春天的召唤,急切地生长着,似乎在诉说着对春天的期待与欢喜。“带眼无端觉屡移”,这里的“带眼”可能是指腰带上的扣环,诗人借此比喻时间的流逝,表达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春天里万物更新、时间流转的自然规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感感知和对生命循环的深刻体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小午空斋,帘钩乍、动微风透。
湘竹冷、簟纹如縠,尤宜清瘦。
鸟语叫残恬不寤,花阴过尽酣初就。
侧纶巾、挂枕半罥头,全承袖。白羽扇,未离手。
摇麈尾,还在肘。北窗人古也,而今真又。
四体化为蝴蝶栩,一生都付黄梁馏。
世人醒、是梦却嘲余,眠长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