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黄一崖》
《挽黄一崖》全文
明 / 王慎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嗟来桑扈返于真,笑寄人间八十春。

相鹤经间窗映月,刻鸠杖倚壁生尘。

独遗一世同蝉蜕,深入重泉治鸟伸。

从此江边鸥不下,祗缘失却忘机人。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慎中所作的《挽黄一崖》。诗中以“桑扈”、“鹤”、“鸠杖”等自然意象,描绘了黄一崖先生的一生,既有对他的缅怀与哀悼,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嗟来桑扈返于真”,以“桑扈”(即桑扈鸟)比喻黄一崖先生,感叹其归真返璞,隐喻其人生的圆满与超脱。接着,“笑寄人间八十春”,以“八十春”形容黄先生长寿,但“笑寄”二字则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态度,暗示其对世俗生活的淡泊。

“相鹤经间窗映月,刻鸠杖倚壁生尘”,这两句通过“相鹤经”(养鹤之书)和“鸠杖”(拐杖)的描写,展现了黄先生晚年的生活状态——与自然为伴,悠然自得。月光透过窗户,映照在鹤经之上,而墙上挂着的鸠杖,因长时间未用而积满了灰尘,这些细节都生动地刻画了黄先生与世无争、恬淡自适的形象。

“独遗一世同蝉蜕,深入重泉治鸟伸”,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黄先生人格的赞美。他如同蝉蜕一般,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最终达到了心灵的升华。同时,也暗示黄先生的去世,如同深入重泉,但其精神却如同鸟儿展翅高飞,永存于世。

最后,“从此江边鸥不下,祗缘失却忘机人”,以江边鸥鸟不再飞翔,象征黄先生的离去,使得原本自由自在的鸥鸟失去了飞翔的主人。这里的“忘机人”指的是能够忘却世俗机巧、追求内心宁静的人,表达了对黄先生高尚人格的敬仰,以及对其离世的深切哀悼。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黄一崖先生一生的深情缅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逝者的崇高敬意。

作者介绍
王慎中

王慎中
朝代:明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梦先公自外而归

灯烛萦煌接父归,宛然昔日好容仪。

解衣盛薄携班杖,放帽宽闲捻白髭。

谒庙不忘循礼节,趋庭便欲问书诗。

晨鸡唱断承欢处,不觉潸潸涕泪垂。

(0)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邓子厚韵

垂老那堪谪远荒,凭高一望景苍茫。

桄榔热雾迷官舍,薜荔阴云覆女墙。

水散蛮溪分燕尾,路穿瘴岭转羊肠。

同时沦落天涯客,白首何年返故乡。

(0)

观莫福海像书事·其二

上将分符兵百万,文才草檄字三千。

试看洗剑沧溟水,何似含恩雨露天。

牙纛嵯峨唐节使,缨蕤飘袅汉貂蝉。

南中自有衣裳地,剩读周书旅贡篇。

(0)

观瀑八景为孙性甫咏双泉

遗荣涉林丘,扪萝弭朝节。

回眺林薄外,瀑流撼玉轶。

天高山气清,野静夕霏彻。

忽见双飞龙,下饮寒潭洌。

水雾腾紫虹,石鲸势怒抉。

初疑河汉倾,又似浑沌泄。

灵源莽何穷,素练天所揭。

仙翁碧玉笙,鹤驭振㵳泬。

我欲从之游,风烟坐羁屑。

缅邈怀孤高,幽意不可掇。

(0)

中秋看月二首·其一

穆穆金波端正月,寥寥碧落蔚蓝天。

松林阴映石床净,宴坐焚香骨已仙。

(0)

王明叔同年夜集

映烛吟诗春雾生,开帘窥雪夜寒轻。

花边仙吏双凫舄,云里瀛洲五凤城。

对酒己拚连夕醉,相思不奈隔年情。

官河南望冰潭绿,愁见兰桡送客行。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