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善哉行·其二》
《善哉行·其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乐府曲辞

巢父洁身,天下为污。四岳九官,而无匹夫。

傅说筑岩,维时商实。爰立作相,不俟终日。

尚避海滨,二老是丽。既载后车,三圣所师。

仲未伯齐,三逐何鄙。生有父母,知有鲍子。

伯阳犹龙,和光同尘。刍狗万物,圣而不仁。

丘明修辞,古之国工。纵横六经,化裁与同。

干木偃息,大魏以藩。式则闭门,迫则踰垣。

庄周非人,蓬累而行。逍遥弄世,乃称达生。

(0)
鉴赏

这首诗《善哉行(其二)》由明代诗人李攀龙创作,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哲理思考,展现了对古代贤士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人生智慧的深刻洞察。

首先,诗中提到巢父的高洁品质,即使在污浊的世间也能保持自我,象征着高尚人格的独立与坚守。接着,四岳九官虽位高权重,却不及普通百姓的纯粹与真实,强调了身份地位并非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

傅说筑岩的故事被提及,他最终成为商朝的重要宰相,说明机遇与才华并存的重要性。同时,诗中也提到傅说在成功后选择退隐海滨,与巢父形成对比,体现了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既载后车,三圣所师”一句,借用了孔子、老子、庄子三位圣人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智者的尊敬与学习。孔子的修辞、老子的道德哲学、庄子的逍遥思想,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中赞扬了这些思想对于塑造个人品德、理解世界的重要作用。

最后,“仲未伯齐,三逐何鄙”引用了《左传》中的故事,讽刺了鲁国君臣的短视与无知,强调了明智决策与远见卓识的价值。同时,诗中也提到了伯夷、叔齐两位先贤的高尚节操,以及列子的隐逸生活,进一步深化了对理想人格与生活方式的探讨。

整体而言,《善哉行(其二)》通过一系列历史典故和哲理思考,展现了对古代贤士的赞美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智慧、道德修养以及理想生活方式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挽正字南仲四首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