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一一二首·其一○六》
《偈颂一一二首·其一○六》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偈颂

未达境惟心,起种种分别。

达境唯心已,分别即不生。

分别既不生,便舍外尘相。

(0)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释清远的《偈颂一一二首》中的第一百零六首。它以简洁的语言探讨了佛教中关于心与境、分别与无分别的深刻哲理。

首句“未达境惟心,起种种分别”,指出在未能达到某种境界时,人们的心灵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各种各样的认知和判断。这里的“境”可以理解为外界的环境或事物,“心”则代表个体的意识或心灵。当人的心灵未达到某种觉悟或境界时,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往往带有主观性,容易产生偏见和误解。

接着,“达境唯心已,分别即不生”,意味着当一个人达到了某种境界或觉悟之后,他的心灵已经超越了对外界事物的简单分别,不再受外界事物的直接影响。这里的“达境”指的是达到某种精神上的领悟或境界,“唯心已”强调的是心灵的内在状态。当心灵达到这一状态时,对事物的分别心自然消失,因为这种分别源于对外界事物的直接感知和主观判断。

最后,“分别既不生,便舍外尘相”,进一步阐述了达到内心清净的状态后,对外界的尘世现象不再有分别之心,不再被外界事物所困扰。这里的“分别既不生”是对前文思想的总结,而“便舍外尘相”则是指在这种状态下,心灵能够超脱于外界的纷扰,达到一种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未达境界与达境界时的不同心态,表达了佛教中追求内心清净、超越分别心、达到精神境界的重要理念。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书近事二首·其一

坏局今犹劳圣虑,穷涂自叹失人心。

贵曾颛面居金鼎,谪尚于飞恋绣衾。

罪大□□□柳下,恩宽许卧古藤阴。

殡时惟有青蝇集,此外应无吊客临。

(0)

又四首·其一

咄咄清流久灌输,帝虚馆殿待名儒。

纵□□□□□岭,未抵鸱夷泛太湖。

青史方将观晚节,黄封尚可易村沽。

书言耳重知君意,怕听朝鸡与漏壶。

(0)

端嘉杂诗二十首·其六

巩洛山川几过兵,汉家初遣使修陵。

可无神物呵豺虎,直护香烟到柏城。

(0)

熊主簿示梅花十绝诗至梅花已过因观海棠辄次其韵·其七

共倒残尊过日西,重来花事想参差。

建阳主簿今才子,焉可无诗补杜诗。

(0)

楮树

楮树婆娑覆小斋,更无日影午窗开。

一端能败幽人意,夜夜墙西碍月来。

(0)

偶题二首·其二

莫耗官仓粟,休贪御手羹。

新年采薇食,诗比旧年清。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