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滇之马如游龙,宝鞭袅袅回如风。
将军梦断忽心战,五骑飞出寻无踪。
道旁客姥头欲白,惊见归鞯如电击。
当时天子重丁宁,典午安危争一刻。
大宁王气方中天,南阳青兖森戈鋋。
金函诏下传羽檄,狂奴喑死如寒蝉。
老骥志欲千里伸,晋天不覆鬼蜮臣。
草间怅望可人土,老却江潭种柳人。
巴滇之马如游龙,宝鞭袅袅回如风。
将军梦断忽心战,五骑飞出寻无踪。
道旁客姥头欲白,惊见归鞯如电击。
当时天子重丁宁,典午安危争一刻。
大宁王气方中天,南阳青兖森戈鋋。
金函诏下传羽檄,狂奴喑死如寒蝉。
老骥志欲千里伸,晋天不覆鬼蜮臣。
草间怅望可人土,老却江潭种柳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边疆战场景象,以马匹和将军的形象开篇,展现出巴滇之地骏马如龙,驾驭者手持宝鞭,英姿飒爽。然而,梦境中的战斗忽然惊醒,将军率五骑疾驰而出,寻找消失的目标,紧张刺激的气氛扑面而来。
接着,诗人笔触转向路边的老妪,她的惊讶如同被闪电击中,显示出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天子对战事的重视和担忧也通过“典午安危争一刻”得以体现,暗示着局势的紧迫。
诗中提到的大宁王气象征着强大的国力,而南阳和青兖地区则集结了众多兵戈,显示出军事部署的严整。皇帝的命令通过金函诏书迅速传达,即使是狂妄的敌人也在威势之下噤若寒蝉。
最后,诗人借老骥表达壮志未酬的感慨,感叹晋天不庇护忠良,而自己只能在草野中惆怅,期待有一天能为国家效力,哪怕那只是种柳人的微小愿望。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和对忠诚的坚守。
危刹隐高阜,孤轩横碧虚。
登临赏秋杪,笑傲乐公馀。
野外景入画,坐中欢可书。
重城已严钥,归马尚踟蹰。
花有金凤为小丛,秋色已深方盛发。
英英秀质实具体,文采烂然无少缺。
纤茎翩翩翠影动,红白纷乱如点缬。
谁云脆弱易飘堕,自卵至翼亦数月。
美人形相欲摹画,巧不得施暂自拙。
铺茸剪綵转难似,只把长条恣穿结。
眼前草木尽零落,怜尔开于此时节。
常疑一如小儿花,性命所系不忍折。
君不见昨夜雨,今朝风,一队惊飞返丹穴。
黑云堆空天地昏,风势猛恶山岳掀。
怪电烧爇嗔霆喧,鲸海起立星汉翻。
玉竿银索倾瓶盆,豪威怒力凌乾坤。
川陆浩渺同一源,泛滥直欲浮高原。
涧谷汹涌龙蛇奔,沟渠溪壑相吐吞。
土肉刮尽惟骨存,漂荡秋稼无一根。
天生烝民主仁恩,覆露养育生理蕃。
谁持害钥开祸门,绝灭黍豆灾元元。
无路能去陈九阍,此事是非安可论。
春来少嬉游,俗事日相耗。
南园只城外,累月不一到。
花香雨后歇,树色风中老。
惟有岩下泉,犹能涤幽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