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赵倅二首·其一》
《和赵倅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王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一样风清共月明,平分那得外斯盟。

合将长与贰同传,正恐君嫌誉过情。

碑断文昌须改制,台高马援却逃名。

色丝黄绢侬无分,悔不文园着力耕。

(0)
翻译
在同样清风明月的夜晚,我们怎能再有其他盟约?
应该把长久的忠诚和短暂的背叛一同记载,只怕你的赞誉过于溢美。
文昌阁的石碑需要改革,像马援那样高洁的人却不愿追求名声。
我无缘得到你的丝黄绢,现在后悔没有像杨修那样勤奋耕作以求取你的芳心。
注释
那得:怎能得到。
盟:盟约。
贰:背叛。
誉过情:赞誉过分。
文昌:古代星宿名,这里指代官署或学问。
马援:东汉名将,以廉洁著称。
丝黄绢:丝绸,这里可能暗指女子的礼物或情感。
文园:杨修,字文休,才子,此处借指有才华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迈的作品,名为《和赵倅二首(其一)》。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首诗属于中晚唐以降的慢词风格,其语言丰富、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情的深沉表达。

"一样风清共月明,平分那得外斯盟。合将长与贰同传,正恐君嫌誉过情。"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诗人通过“一样风清共月明”表达了与友人的心灵相通,共同享受自然之美。"平分那得外斯盟"则暗示了超越世俗的深厚友情。而下两句则表现出对这种关系的珍视和谨慎,担心过度的赞誉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

"碑断文昌须改制,台高马援却逃名。"

这里诗人引入历史典故,意在表明即使是伟大的文学成就或功业,也需要不断地被理解和传承。"碑断文昌"指的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章,而"台高马援"则是汉代名将马援的高大台阁,暗喻着即便是伟人也可能因为时代变迁而声名狼藉。

"色丝黄绢侬无分,悔不文园着力耕。"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在文学创作上付出更多努力的悔恨之情。这里的“色丝黄绢”象征着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而"悔不文园着力耕"则是诗人反思自己过去没有在文学创作上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时间,留下了深刻的遗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典故以及个人情感的巧妙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深邃情怀和文化自信。王迈在此诗中不仅展露了自己的文学功底,更是表达了他对于友谊与文学传承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王迈

王迈
朝代:宋   字:实之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生辰:1184~1248

王迈(1184~1248) ,南宋诗人。字实之,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猜你喜欢

牛渚望谢眺青山二首·其二

与子期何方,乃在青山址。

白石何磷磷,照此澄江水。

下山撷江华,上山寻石髓。

高风一以逝,浮云日千里。

荆棘满山隅,岩洞日凋毁。

玄夜啼猿狸,白日行豺兕。

我欲往潇湘,采彼蕙与芷。

采之欲遣谁,子之不可起。

悠然伤我心,叹息满江汜。

(0)

同皇甫子循游横山二首·其一

曲磴行来尽,松阴转寂寥。

不知茅屋近,却望石梁遥。

叶响疑闻雨,渠寒未上潮。

夫君轩冕客,此地欲相招。

(0)

送孙寺丞·其二

流连白首叹知机,日见庭柯黄叶飞。

安得一朝携手去,与君共采首阳薇。

(0)

闲吟·其一

五年夜夜锁客囚,还余乡梦绕林丘。

白头未了乾坤事,一息常为汝辈忧。

(0)

往年一士夫劝勿作诗作此以晓之·其七

雪窗若向静中寻,得见昔人藏用心。

举目霄壤皆可乐,沂源正是此胸襟。

(0)

和紫阳先生韵八首·其四

艰危还作囚系人,之死难忘一念真。

长路奔寻吾旧处,满门哭送此残身。

风高吹冷辽东帽,天远愁劳杞国臣。

却忆范滂千古上,当年不祭狱中神。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