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皇甫子循游横山二首·其一》
《同皇甫子循游横山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曲磴行来尽,松阴转寂寥。

不知茅屋近,却望石梁遥。

叶响疑闻雨,渠寒未上潮。

夫君轩冕客,此地欲相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横山的一次游历体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静谧与深邃。首句“曲磴行来尽”以“曲磴”点明了山路的蜿蜒曲折,而“行来尽”则暗示了旅程的深入与探索的持续。接着,“松阴转寂寥”一句,通过“松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清冷的氛围,而“寂寥”二字则直接表达了环境的空旷与宁静。

“不知茅屋近,却望石梁遥”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一方面表达对近处茅屋的未知与好奇,另一方面则通过“石梁遥”强调了远处景致的遥远与神秘。这种空间上的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激发了读者的想象。

“叶响疑闻雨,渠寒未上潮”则是对自然声音与景象的细腻捕捉。通过“叶响”与“疑闻雨”的联系,诗人将听觉与视觉巧妙结合,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风吹过树叶时细微的声音,甚至误以为是雨声。而“渠寒未上潮”则描绘了一幅冬日河面平静、寒气凝结的画面,没有潮水涌动的迹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寒冷。

最后,“夫君轩冕客,此地欲相招”两句,既是对友人的邀请,也是对读者的一种情感投射。这里的“夫君”可以理解为作者自己,也可以是与他同行的朋友,而“轩冕客”则暗示了身份的尊贵与地位的显赫。通过这样的设定,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也流露出对友情与交流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和情感的巧妙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山水的独特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夜归

雨洗秋光万井明,风高云破月微生。

还家莫道长酣寝,才听鸡声又出行。

(0)

题画

湖上仙山隔渺茫,世尘不上渡头航。

白蘋开处藏渔市,红叶中间放鹿场。

落日沈沙罾有影,新霜着树橘生香。

遥闻逋老经行处,芝草葳蕤满路傍。

(0)

钱子孔周久卧沉疴不出奉简律句

束发相要及暮年,追陪花月与林泉。

却缘伏枕违春事,自笑无情拍酒船。

炼骨旧传禽戏术,全身新读马蹄篇。

高轩列榭多云气,日盼庭柯芳树前。

(0)

新春旅怀报东桥中丞

门径斜斜一半荒,钟山终日抱茅堂。

春寒尚苦莺声涩,雪水新生鱼藻香。

白鸟寄书三月到,青崖归梦十洲长。

故人惟有逋翁近,未得篮舆探锦囊。

(0)

诸友次高座寺

城南诸佛宇,各自古烟霞。

十步一金磬,高台自雨花。

帝城云物瑞,江表士风嘉。

醉爱枫林暮,停车傍狭斜。

(0)

崇义院杂题·其三

六月门前暑似炊,殿堂深处未曾知。

晚凉浴罢思归去,更为松风伫少时。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