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窗若向静中寻,得见昔人藏用心。
举目霄壤皆可乐,沂源正是此胸襟。
雪窗若向静中寻,得见昔人藏用心。
举目霄壤皆可乐,沂源正是此胸襟。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杨爵所作,名为《往年一士夫劝勿作诗作此以晓之(其七)》。诗中通过描绘在静谧的雪窗下寻找内心深处的感悟,表达了对过去岁月中那些深藏不露的智慧与情感的追忆。诗人认为,放眼望去,无论是高远的天空还是广阔的大地,都充满了乐趣和生机,而沂源之地正象征着诗人那宽广的胸怀和深远的思考。
诗中的“雪窗”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纯洁,“昔人藏用心”则暗示了古人智慧的深邃与内敛。诗人通过这一场景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强调了心灵的自由与广阔。同时,“举目霄壤皆可乐”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万物的热爱之情,认为即使是平凡的事物也能从中发现乐趣和美好。
“沂源正是此胸襟”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诗人的心境与沂源之地相联系,寓意着诗人的心灵如同这山水般广阔、深邃,充满了对世界的理解和包容。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然美的高度赞赏。
庚戌九月望,柴翁左腕折。
是时方晨雨,移桐视佣掘。
著屐指栽处,下阶齿忽蹶。
卷卧泥沟中,但觉半体劣。
家人扶而起,不审中何骨。
摇之响如箨,非断即挫折。
傅以药使苏,夹之板防脱。
痛苦经一旬,寝饭赖结发。
余时又奉檄,矜佩教城阙。
舁去焉能已,震掉岂得说。
俗云伤筋骨,瘥不百日越。
直以不治治,弃投药与楔。
果然距至今,肿散脉归穴。
微微与右异,稍稍终不别。
吁嗟老可悯,百网末由出。
人患与天刑,静思怨尤灭。
为冶足必烙,为匠指必血。
弄潮死潮头,厌虎落虎舌。
善将树下绝,善骑板齿裂。
祸福尽自召,事异理可决。
山堂本童山,十载树成列。
不知几千株,非候亦旋活。
岂知适心时,已逼丧己节。
利害相倚伏,于兹悟根橛。
敬慎栗不败,万端堕昏忽。
《腕伤将复聊短述》【清·郑珍】庚戌九月望,柴翁左腕折。是时方晨雨,移桐视佣掘。著屐指栽处,下阶齿忽蹶。卷卧泥沟中,但觉半体劣。家人扶而起,不审中何骨。摇之响如箨,非断即挫折。傅以药使苏,夹之板防脱。痛苦经一旬,寝饭赖结发。余时又奉檄,矜佩教城阙。舁去焉能已,震掉岂得说。俗云伤筋骨,瘥不百日越。直以不治治,弃投药与楔。果然距至今,肿散脉归穴。微微与右异,稍稍终不别。吁嗟老可悯,百网末由出。人患与天刑,静思怨尤灭。为冶足必烙,为匠指必血。弄潮死潮头,厌虎落虎舌。善将树下绝,善骑板齿裂。祸福尽自召,事异理可决。山堂本童山,十载树成列。不知几千株,非候亦旋活。岂知适心时,已逼丧己节。利害相倚伏,于兹悟根橛。敬慎栗不败,万端堕昏忽。
https://shici.929r.com/shici/vDxZ17cWx.html
两山束怒涛,峭壁如削铁。
云是兵书峡,万古閟石穴。
神猿昔巢此,夜半思盗窃。
六丁忽摄去,荒崖中断裂。
至今绝梯援,天巧不妄泄。
我闻发微叹,神兵岂留诀。
幻想托鬼峪,望眼迷嵽嵲。
颇疑兹岩底,下有老蛟窟。
乱石淬剑芒,惨澹斗霜雪。
艰危懔可怖,一帆去如瞥。
断藤作鼓武功壮,打破浔猺万山瘴。
盛代能和金石声,当日怀思廉耻将。
九层崖抱仙人关,大藤之峡盘其间。
侯渠倡乱十载横,韩都御史来征蛮。
焚巢捣穴一鼓上,引猿附蚁如掉鞅。
飞来三百陶家军,歼尽五屯力山党。
大藤如斛亘千丈,斧断蜿蜒疾雷响。
军门饶镯备凯乐,新鼓鼍鸣酒行赏。
师和令肃民更生,后有王蔡宣威灵。
磨崖云封字漫灭,此鼓尚带玄黄腥。
我曾访古泷水旁,韩公血食光桐乡。
歌献迎神送神曲,不闻挝鼓神不翔。
即今留阁乌台侧,百怪闻风失精魄。
包收陆放马成湖,镇压须凭督军力。
伏波铜鼓土花碧,辉映千秋得联璧。
去年平定西海戎,作歌愿补陈仓石。
《藤鼓歌》【清·苏廷魁】断藤作鼓武功壮,打破浔猺万山瘴。盛代能和金石声,当日怀思廉耻将。九层崖抱仙人关,大藤之峡盘其间。侯渠倡乱十载横,韩都御史来征蛮。焚巢捣穴一鼓上,引猿附蚁如掉鞅。飞来三百陶家军,歼尽五屯力山党。大藤如斛亘千丈,斧断蜿蜒疾雷响。军门饶镯备凯乐,新鼓鼍鸣酒行赏。师和令肃民更生,后有王蔡宣威灵。磨崖云封字漫灭,此鼓尚带玄黄腥。我曾访古泷水旁,韩公血食光桐乡。歌献迎神送神曲,不闻挝鼓神不翔。即今留阁乌台侧,百怪闻风失精魄。包收陆放马成湖,镇压须凭督军力。伏波铜鼓土花碧,辉映千秋得联璧。去年平定西海戎,作歌愿补陈仓石。
https://shici.929r.com/shici/B7JRi31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