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房小院匆匆过。急鼓疏钟催又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金瓶落井翻相误。可惜馨香随手故。
锦囊空有断肠书,彩笔不传长恨句。
曲房小院匆匆过。急鼓疏钟催又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金瓶落井翻相误。可惜馨香随手故。
锦囊空有断肠书,彩笔不传长恨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毛幵的《玉楼春(其二)》。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抒情小品,通过对场景和物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哀愁与不舍。
“曲房小院匆匆过”一句,设定了一种急促、匆忙的情境,透露出一种无奈与迫切。紧接着,“急鼓疏钟催又去”,则加强了这种紧迫感,似乎时间在不断流逝,而诗人却无法挽留。
“来如春梦几多时”和“去似朝云无觅处”两句,则是对时间流转的哀叹。春梦轻浮而易逝,朝云渺茫而难寻,这里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出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
“金瓶落井翻相误”一句,可能暗示着某种美好事物的毁坏或错失,增添了一份遗憾。接下来的“可惜馨香随手故”,则是对逝去之美好的留恋和珍惜。
最后两句,“锦囊空有断肠书,彩笔不传长恨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深沉哀痛。锦囊曾盛放佳作,而今却空无一物;彩笔曾挥洒豪情,现在却无法传承那份绵长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细微生活场景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念与不舍,以及面对急遽变化的人生态度的无力感。这样的抒情方式,不仅体现了宋代词风格的婉约细腻,也映射出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笛叫东风起。弄尊前、杨花小扇,燕毛初紫。
万点淮峰孤角外,惊下斜阳似绮。
又婉娩、一番春意。
歌舞相缪愁自猛,卷长波、一洗空人世。
闲热我,醉时耳。绿芜冷叶瓜州市。
最怜予、洞箫声尽,阑干独倚。
落落东南墙一角,谁护山河万里。
问人在、玉关归未。
老矣青山灯火客,抚佳期、漫洒新亭泪。
歌哽咽,事如水。
访古登岘首,凭高眺襄中。
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
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
感叹发秋兴,长松鸣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