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清富楼·其二》
《和清富楼·其二》全文
宋 / 赵希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对景谁能不赋诗,凭高著眼到幽微。

下临无地仙三岛,水远兼天山四围。

岂但追陪闲著句,更应珍重为留衣。

北山他日移文去,蕙帐无人月满扉。

(0)
翻译
面对美景,谁又能不抒发诗篇呢?站在高处,目光所及之处尽显幽深微妙。
向下望去,仿佛神仙居住的三座岛屿隐没于无边的水面,远处的山水连绵,如同天际一般环绕四周。
这里岂止是为了消遣而写下诗句,更是要珍惜这些文字,仿佛它们能留下我们的痕迹。
将来有一天,我离开北山,那里的蕙草帐中将空无一人,只有月光洒满门窗。
注释
赋诗:写诗,创作诗歌。
凭高:站在高处。
幽微:深奥微妙,难以察觉。
三岛:神话中的仙岛。
水远:水面辽阔。
山四围:四周都是山。
追陪:陪伴,参与。
闲著句:随意写下诗句。
珍重:重视,珍视。
留衣:留下文字,寓意永恒。
北山:指某个具体的地方。
蕙帐:用蕙草编成的帐幕,象征清雅。
无人:空无一人。
月满扉:月光洒满门窗,描绘寂静的夜晚。
鉴赏

这首宋诗《和清富楼(其二)》是赵希逢所作,诗人通过对清富楼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然与幽深的意境。首句“对景谁能不赋诗”表达了人面对美景时自然流露出的创作冲动,接着“凭高著眼到幽微”强调了登高望远能洞察事物的微妙之处。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楼阁四周的壮丽景色,“下临无地仙三岛,水远兼天山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如仙境般的画面,山水相接,视野开阔。

“岂但追陪闲著句”表达了诗人不仅享受眼前的美景,更是借此激发诗情,留下佳句。“更应珍重为留衣”则寓意要珍惜这样的时刻,仿佛连衣物都为之增色。最后两句“北山他日移文去,蕙帐无人月满扉”以想象未来独自在此的情景收尾,月光洒满寂静的房间,显得孤独而富有诗意,暗示了诗人对清富楼的深深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深沉。

作者介绍

赵希逢
朝代:宋

赵希逢(生卒年不详)一作希蓬,宋宗室,太祖四子秦王德芳八世孙。理宗淳祐间,以从事郎为汀州司理。与华岳诗词酬唱往来,有《华赵二先生南征录》今不传。词见《诗渊》第二十五册。
猜你喜欢

九日风雨作

风雨淹重九,幽人得自娱。

东篱花罢采,下若酒停沽。

已免题糕字,真成泼墨图。

登高何处望,新涨满江湖。

(0)

简吴生

自诵梅花人日诗,五旬不见但相思。

一春多雨愁无麦,二月输官定卖丝。

行药桥边逢客返,著书窗下少人知。

近传孺子司村社,想见粗豪割肉时。

(0)

过顾茂长丹室

记否髫年君已翁,不堪华鬓又君同。

交从意气由来淡,老共披离不厌浓。

正好破除杯酒内,几番感咤百年中。

荒芜留得琴书在,莫爱追随河上公。

(0)

丹徒道上有感

绿绮青萍泛水涯,瀼瀼零露改苍葭。

秋原禾黍閒犁犊,古陌松杉噪暝鸦。

断井荒碑何代事,寒烟野草几人家。

十年旧恨浑如梦,拾穗行歌尽可嗟。

(0)

隋堤怀古·其三

廿四桥边飏酒旗,玉钩斜上草离离。

风吹一阵梨花雨,又是江南寒食时。

(0)

隋堤怀古·其二

䢴沟新碧晚涛平,杨柳曾遮殿脚行。

谁道雷塘歌吹歇,月明重按玉箫声。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