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房几曲桐阴里。金塘侧、第一倾城姝丽。
◆鬌照人明,学远山螺髻。
蝉影花光相撩乱,衬一片、芭蕉浓翠。清绮。
更珊钩犀押,冷波横地。
疑是月底初逢,被冰轮掩映,织绡情思。
宛转玩琼颜,倩晓风吹起。
人在银河清浅处,倚白玉、栏杆如水。心醉。
想道书慵把,幽怀旖旎。
雕房几曲桐阴里。金塘侧、第一倾城姝丽。
◆鬌照人明,学远山螺髻。
蝉影花光相撩乱,衬一片、芭蕉浓翠。清绮。
更珊钩犀押,冷波横地。
疑是月底初逢,被冰轮掩映,织绡情思。
宛转玩琼颜,倩晓风吹起。
人在银河清浅处,倚白玉、栏杆如水。心醉。
想道书慵把,幽怀旖旎。
这首《珍珠帘·赋得水晶帘下看梳头》由清代诗人曹贞吉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富有情感的画面。
首先,诗中“雕房几曲桐阴里。金塘侧、第一倾城姝丽。”以精巧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幽静雅致的环境,雕饰华丽的房间,几曲回廊,桐树的阴凉,以及金塘边那位倾国倾城的佳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贵的氛围。
接着,“◆鬌照人明,学远山螺髻。”通过生动的比喻,形容佳人的发髻如同明亮的鬌发映照着人影,又仿佛远山之中的螺形发髻,既展现了发式的精致,也暗示了佳人的秀美与高雅。
“蝉影花光相撩乱,衬一片、芭蕉浓翠。”这一句运用了自然界的元素,蝉影与花光交织,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芭蕉的浓绿则为画面添上了几分清凉与宁静,整个场景显得生动而和谐。
“清绮。更珊钩犀押,冷波横地。”描绘了佳人梳妆时的细节,珊钩犀押(可能是装饰品)在清冷的波光中映射出的影子,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美感。
“疑是月底初逢,被冰轮掩映,织绡情思。”这里运用了月色和冰轮(月亮)的意象,将佳人的梳妆比作月下初遇,被月光轻轻掩映,充满了浪漫与神秘的情思。
“宛转玩琼颜,倩晓风吹起。”佳人的美貌如同琼玉般温润,晨风轻拂,似乎能感受到那份温柔与细腻。
“人在银河清浅处,倚白玉、栏杆如水。”将佳人置于银河的清浅之处,倚靠在如水的白玉栏杆上,既体现了佳人的超凡脱俗,也寓意着她内心的纯净与高洁。
“心醉。想道书慵把,幽怀旖旎。”表达了诗人对佳人之美深深沉醉,想象着佳人闲适地阅读书籍,内心充满着幽静而旖旎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环境、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古典而优雅的艺术风格,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而美好的情境之中,感受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情赞美和向往。
春花富红紫,黄菊与秋宜。
风劲幽香怯,露晞寒艳滋。
孤标虽独步,呈秀此何迟。
欲待群芳歇,专荣占一时。
社公沐发望年丰,岂谓雨馀仍苦风。
未报田间禾颖秀,但惊堂上燕巢空。
里人分胙祈微福,稚子爬沟拟乞聪。
老病不知秋过半,谩刍新酿要治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