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屋高低正复斜,蔚蓝影里著人家。
底消山峡三分瘴,争课卢仝七碗茶。
竹屋高低正复斜,蔚蓝影里著人家。
底消山峡三分瘴,争课卢仝七碗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竹林小屋的画面,竹屋错落有致,掩映在一片蔚蓝色的光影之中,显得宁静而幽深。诗人借此环境暗示了山峡之地独特的地理风貌,三分瘴气虽带来几分不适,却也激发了人们对清新空气和自然之美的向往。接着,诗人提及卢仝品茗之事,借卢仝饮茶的典故,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对茶香的喜爱,以及希望通过品茗来消解山峡的湿热与疲劳。整首诗以景入情,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房陵竹屋生活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理想化描绘。
石城双水门,落日远江介。
春潮风雨飞,暮寒洲渚带。
流云苍翠里,绪风箫鼓外。
分披悟曾历,合沓迷新届。
宿雾缅余丘,生洲隐遥派。
地脉有亏成,物色故明昧。
曲折神易伤,幽清境难会。
江花莞流放,岸草凄行迈。
不见林中人,自抚孤琴对。
我年未四十,已怀退隐图。
俯仰又十年,何为尚踌躇。
经过怯往迹,魂魄识畏途。
去来廿年间,道里三万馀。
车装敝屡更,何况此微躯。
所以不自决,岂徒为饥驱。
富贵亦复佳,岁月待我乎。
婚嫁幸已毕,余口亦易糊。
故山皋亭下,桃李满村墟。
深坞秀泉石,近筑静者庐。
新梢想出篱,疏泉行绕渠。
双髽指天目,一勺见西湖。
言之病已苏,况当长久居。
息黥补吾劓,造物岂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