亘矣南天张相国,遥遥风度系冠裳。
功名金鉴臣心直,乡国箫韶帝乐长。
燕子自衔宜白羽,鸽书相问荡炎方。
千年汉塞通周道,五马炉烟冷墓霜。
亘矣南天张相国,遥遥风度系冠裳。
功名金鉴臣心直,乡国箫韶帝乐长。
燕子自衔宜白羽,鸽书相问荡炎方。
千年汉塞通周道,五马炉烟冷墓霜。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题为《曲江舟中怀张文献》。诗中以南天张相国为开篇,巧妙地将人物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深远的历史感和空间感。"遥遥风度系冠裳"一句,不仅描绘了张相国的高尚风范,也暗示了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与影响。
接下来,“功名金鉴臣心直,乡国箫韶帝乐长”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张相国的忠诚与功绩比作金鉴,象征着其光明磊落的心志;同时,将他的音乐才华与对国家的贡献比作箫韶之乐,寓意深远。这两句既是对张相国个人品质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其历史贡献的肯定。
“燕子自衔宜白羽,鸽书相问荡炎方”则通过自然界的生动场景,进一步展现了张相国的智慧与远见。燕子衔白羽,象征着传递信息的使者,而鸽书则是古代的一种通信方式,这里通过这两种意象,表达了张相国在遥远地方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与影响力。
最后,“千年汉塞通周道,五马炉烟冷墓霜”两句,将时间跨度拉长,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张相国的影响。汉塞与周道,代表了历史的延续与传承;五马与炉烟,则是对他身后留下的精神遗产与物质文化的形象化描述。墓霜则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终结,但张相国的精神与贡献却如同炉烟一般,永远留存于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张相国生平事迹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深远的历史影响以及对后世的启迪作用,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怀人之作。
君家秘监唐诗客,饮中八仙渠第一。
君家水部晋仙真,曾拜东封玉路尘。
祗今孙子方外士,羽衣霞佩云为袂。
月下缑山吹凤笙,雾里华阳割龙耳。
何当踞龟食蛤蜊,大嚼碧藕嬉瑶池。
若见君家两仙伯,为侬寄声好将息。
露气仍荷气,秋风更晓风。
身兼水亭子,双堕玉壶中。
周子囊萤初学儒,学儒不就学星书。
五丸玉李无逃处,折得今年锥也无。
初约山寺游,端为怪奇石。
那知云水乡,化作锦绣国。
入门径深深,过眼秋寂寂。
隔竹小亭明,稠红漏疏碧。
山僧引幽践,绝巘恣佳陟。
三步绮为障,十步霞作壁。
烂如屏四围,搭以帔五色。
满山尽芙蓉,山僧所手植。
秋英例臞淡,此花独腴泽。
却忆补外时,朝士作祖席。
是间万株梅,冷射千崖白。
旧游不可寻,雪枝半榛棘。